马克思为什么说“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马克思为什么说“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摘要:马克思为什么批判“解释世界”的哲学家,因为旧哲学不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他们都不懂和抹煞了人的能动性,因而使人在事物、世界面前消极被动无所作为,从而成为现状、世界的保守者、服从者、辩护者而不是改变者、革命者。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继续研究这个问题,阐述他与旧哲学的根本对立。《提纲》的第一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各自不同的片面和共同的缺陷——都没有说明人具有改变世界从而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本质,最后一条则概括指出了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而中间的各条则是主要是对革命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人的本质的含意及意义这两个密切联系的问题根本看法的提纲,这些内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述。比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中首要和根本的观点,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最先提出的,而是至少是康德和费尔巴哈都使用过的,但是经过了马克思的批判改造而被赋予了深刻的革命的意义。马克思批判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对于实践,费尔巴哈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它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就是这样用革命的实践解决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解决的人的能动性的问题,指出了旧唯物主义怎样不能认识实践的作用而从唯物主义滑向唯心主义的。比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从才智是后天获得的唯物论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才智上的差别是由于不同环境不同造成的,但环境又是由人的观念、人的活动决定的,这样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的观念决定环境”?这是爱尔维修1758年在《论精神》一书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问题在他们那里,这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认为既然环境要由人来改变,那就要有一部分人高于社会中多数人来对大家进行教育。马克思说,“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人高出于社会之上”,这就走向了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解决问题是引入革命实践这个概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革命实践就有这样的特点,人在实践中既改变着自己又改变着世界,实践使“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起来,而个人循环往复、社会永无止境的实践就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就是人类的历史。人类就是这样永不停歇地改变世界、提高自己,推动社会进步的。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均见6-8/3)

人的本质和人类的历史就是人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中不断“改变世界”、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历史,所以也只有正确地说明这种历史的哲学才是真正科学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历史进步。而这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指导意义的科学论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不认真地学习马克思的哲学著作,想理解马克思哲学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这关乎对马克思哲学根本性质的理解。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