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供给侧改革与新政治经济学(2)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供给侧改革与新政治经济学(2)

打造供给侧的新动力系统

解放新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引起了积极而热烈的社会反响。如今诸多经济学者甚至包括海外经济学家也加入讨论,热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刀”该切在哪儿。就“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而言,什么叫“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举措到底有哪些?

韩保江:当前制约和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具体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支撑中国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支撑中国发展的结构没有建立、支撑中国发展的好制度还不完善。与此对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有三个方面:

一是促创新。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包括廉价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廉价的资源环境等。但是,如今我国要素价格显著上升,例如,劳动力告别廉价时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劳动力价格比周边的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都明显高。在此背景下,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支撑竞争是不可能的,寻找新动力已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空间或增长潜力来看,新动力就应当是创新。我们要想实现预期目标,必须要有我们自己可控的、可持续的创新动力。

二是调结构。结构好比变压器。好结构会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结构不好,要素投下去,变压的效果就不明显。要把经济结构这个变压器由低变高,调整好若干结构性关系就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存在不少结构性问题,例如,传统重化工业比例过重、推动经济短期增长的产业如房地产比重过重、农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等。

调结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把长线缩短。如去库存,去过剩产能,让价格慢慢回复到均衡水平。这样,企业能收到平均利润,有钱赚了,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就有了,整个经济就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经济就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变。二是把短板加长。比如,我国城市化率为55%左右,但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7%左右,城市化中市民化不足这个短板就要加长。再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百姓对新的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包括养老服务、与“二孩”相关服务业、投资理财环境、电信服务、停车问题、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等等。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工业设计、品牌推广、科技服务等与生产性企业的需求也依然有很大差距。短板加长是结构调整中最需要的最紧迫的,通过短板加长,满足老百姓的各种潜在的新需求,也可以让过剩的产能消化一些。

通过长线缩短、短板加长,最终让企业找到均衡价格,获得平均利润,这是整个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条件。

三是抓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提供好的制度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具体的改革任务,目的就是通过提高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稳健的制度环境基础。中央层面重点抓的就是通过简政放权、建立负面清单、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和政府宏观管理条件,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要通过创新引擎、结构变压器、制度改革引擎,构成新的供给侧的动力系统。其中,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仍然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龙头和关键。没有一个真正市场化的激活社会各种要素资源、各种发展动能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有一个经济稳定发展的主体基础或主观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