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铁一般的信仰?

什么是铁一般的信仰?

原题:变革路上论“铁一般信仰”

习主席在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时强调,“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委机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贡献。”

这是习主席继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视察陆军第13集团军之后,再一次向全党全军强调“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对于这一重要论述,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扎实践行。

悉心体悟这“四铁”,我们强烈感受到其中饱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四铁”就像一道道夺目光芒,从优秀中华儿女的群体雕像中散发出来,生动反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筋骨。

放眼改革强军,我们强烈感受到“四铁”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人民军队素有“钢铁长城”之称。当前,面对这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面对这场不逊于战火考验的攻坚战,我们更需要强化对“四铁”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自觉,使每一名官兵更加经得起风吹雨打、石击火炼,真正做到铁骨铮铮、铁拳无敌,唯此方能不辱使命、担起历史重任。

从今天开始,本栏目将连续推出4篇文章:变革路上论“四铁”。敬请读者关注。

——编者 

干事创业需要人心的凝聚,人心需要崇高去点亮。铁一般的信仰,是“千磨万击而岿然不动”的坚韧,是“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不屈,是“杀己以存天下”的豪情。信仰,形成于历史积淀,作用于现在未来。正是依靠铁一般的信仰,人民军队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征程中,才谱写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今天,改革强军的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不闻金沙水拍,同样要闯激流险滩;未见大渡桥横,同样要斩关夺隘。在改革强军的征程上锻造铁一般的过硬部队,首要的仍是锻造铁一般的信仰。

(一)

文化的核心是信仰。伟大信仰孕育崇高灵魂

信仰是骨髓,文化是骨骼,没有文化,信仰就无所依托;没有信仰,文化也就不复存在。梁启超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人无信仰不立,党无信仰不存。

人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是信仰解决了人的意义问题。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曾写道:“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我军初创时期,人员构成复杂,既有一心革命的工人农民,也有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还有从旧军队起义过来的人员,不少人身上反映出雇佣思想、自由散漫习气、无政府主义和军阀作风等。如何化气为剑、聚沙成塔?正是持续不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官兵逐渐知道了什么是敬畏,明白了什么是价值,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人还是那些人,衣衫还是那样褴褛,但正是这些衣衫褴褛的人创造了人类军事发展史上的奇迹——长征。参与围追堵截红军的东北军曾有人困惑:红军那么困难,长途战斗跋涉二万里,为什么还形神不散,能够成建制地消灭打垮装备精良的自己?张学良回答说:你们谁能带兵走二百里、二千里不出逃兵,就算有本事。信仰,改变了一群人的行为,也改变了一群人的境界。

在中国的历史上,国民党也是靠信仰起家的。正是在“三民主义”的口号中,国民党才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黄埔建军时,其所倡导的“不贪财、不怕死、爱国家、爱人民”是何等的荡气回肠。但权和利的侵蚀,使国民党最终背离了自身所主张的信仰。国民党背离其信仰之日,也正是人民抛弃国民党之时。1948年1月,蒋介石在一次讲演中声色俱厉地说:“老实说,在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颓废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

人民军队因信仰而生,因铁一般信仰而强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军之所以能够穿越万千阻碍,踏过铁马冰河,是因为我军心存高远,始终高擎着信仰的精神火炬,始终拥有一大批具有铁一般信仰的人。

近代中国之败,是国家之败、军队之败,但从根子上看是文化之败、精神之败、信仰之败。面对魂失魄落、形神俱散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要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作出全新的文化价值选择,让萎靡的心重新站立起来,让怯懦的魂再次张扬起来。“中体西用”“全盘西化”文化解放路径的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唤醒人民,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从根本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异质性超越,从而推动了“国魂”和“军魂”的重塑。

文化是塑造心灵和精神的摇篮。在崭新文化的感召下,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奋不顾身,融入奔腾不息、浩瀚壮阔的民族独立、解放、自强洪流。一批批工农群众弃家舍业,投身人民军队南征北战;一群群青年学生离开书声琅琅的课堂,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个被捕的革命战士忠贞不贰,毅然走向敌人的刑场。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主义和信仰的巨大力量。方志敏在被捕时,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敌人无法相信,这位共产党的“大官”竟然如此寒酸!他在狱中用劝降的笔写下《可爱的中国》后壮烈牺牲。曾任中共领导人的瞿秋白坚贞不屈,誓死捍卫比生命更值得珍视的信仰,他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就义的。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28年的血雨腥风中,有名可查的英烈就达到370万之多。英烈的滴滴鲜血,最终换成了我们脚下的红色江山。

对于美国人来说,上甘岭战役是一道永远的伤痕和难以破解的“东方之谜”。朝鲜战争时曾担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的陆军上将范佛里特怎么都没搞明白,上甘岭之役,两座海拔高500多米、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山包,43天动用6万多兵力,首日即发射炮弹30万发、航弹500余枚,把上甘岭主峰足足削低2米,可为什么就是拿不下这两个由中国士兵把守的山头。几十年后,西点军校研究人员利用电脑模拟技术,也试图破解这个“东方之谜”,同样不得结果。对于“东方之谜”的谜底,我们心里最清楚。正像秦基伟所说:“上甘岭战役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它既是敌我双方军力的较量,又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

什么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信仰的较量。有无坚定信仰是革命化的根本标准,革命化的根本要求是信仰坚如磐石。对手害怕的,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对于中国军队来说,铁一般信仰永远是取胜之“道”,我们信仰越坚定,对手距离失败就越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