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开支出看财政收入是片面的

脱开支出看财政收入是片面的

2015年11月份的财政收入数据稍微好看了点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是通常所说的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月增11.4%,同口径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8.4%。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增速中的地位显而易见,财政收入增长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就在前面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主要靠非税收入超常增长来支撑。

财政收入增速快了,并不容易。特别是2015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形势一直非常严峻。我们习惯性地喜欢比较。财政收入增速快了,但是许多行业仍然在备受煎熬。这说的是事实。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我们本来熟悉的一些行业正在逐步衰落甚至走向衰亡。经济规律使然,行业之盛衰,犹如自然节气之更替,人生之生老病死,本不足怪。只是在大转型中,衰退行业覆盖面大了,就不能不引起重视。毕竟这会让直接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遭遇困难,会让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转型升级的过程肯定是痛苦的。面对凤凰涅槃,我们不能指望轻松度过转型。没有这个过程,僵尸企业就会长期占有社会资源并拖累经济,让社会发展停滞,甚至蕴含着危机到来的风险。清理僵尸企业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过程,这里不要指望有收入增长。即使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之上转型升级,哪怕只是一个“互联网+”或“+互联网”,也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更何况转型升级可能需要的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因此,简单地将转型升级的行业收入状况与财政收入比较,是不可取的。

财政收入增速的快慢,从根本上说,是各行各业经营状况的集中体现。一些新行业在兴起且快速发展。电商兴起,让传统商业哀鸿遍野。时势使然,与其哀叹,莫如寻找更新的突破口。新行业的发展自然也会在财政收入上得到反映。

保持一定的财政收入水平,是国家治理所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中国当前所处的时代,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旺盛,历史欠账和未来发展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其实,更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财政收入水平有多高,而在于财政收入用到什么地方去。关于宏观税负问题,争论了很多年,最终莫衷一是,就是因为如果只看收入一侧,那么永远没有统一的答案。什么大口径宏观税负、中口径宏观税负和小口径宏观税负,各种名词都用上了最终还是没法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联系起来,共识才可能达成,问题才可能化解。如果社会共识是希望政府多做点事,希望政府来做市场和社会所不能做的事,那么这就不可能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再者,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扩大财政支出,没有一定的收入水平,财政政策目标也是无法实现的。保持一定的财政收入增速,才可能为财政支出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因此,对财政收入增速要有充分的理解。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