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驱动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3)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驱动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3)

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必须把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创新上,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首先,要加强科技方面的创新,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其次,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建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再次,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强化制度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局面。最后,深化科技等领域的改革,建立并完善创新发展所需要的体制机制,为各方面、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提供保障。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从长远着眼,从全局考虑,既要重视优质产业、发达地区、传统行业和领域的示范效应和带动、引领作用,更要考虑弱势产业、落后地区、新兴行业和领域的瓶颈效应和制约作用的消极影响,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加快、促进其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发挥整体优势。首先,通过“一带一路” 等战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示范区,配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次,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三托一”发展战略,培育和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相互协调的机制,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再次,既重视硬实力的影响,也发挥软实力的作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统一,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改善和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首先,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提高大家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等意识,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再次,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施污染防治计划,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齐抓共治的环境治理系统。最后,坚持保护优先、预防整治为主,构建生态廊道和保护网络,筑牢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首先,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搭建对外开放、对内投资的合作平台,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优势。其次,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合作、能实现共赢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再次,坚持亲诚惠容、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打造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最后,坚持合作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和机会,保障基本民生,努力增进人民福祉。首先,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其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十三五”期间使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再次,加大调节力度,促进就业创业,增加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最后,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筹资和报销比例,统筹建立救助优抚体系,建立公正、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