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国是超过13亿人的超巨型人口社会,而且处在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在这样一种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进行社会治理,难度巨大。怎样才能实现超巨型人口社会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探索实现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

全民共建共享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看,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重视对于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处理。当时,它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我们在关注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密切重视社会领域的建设与管理;我们不仅需要经济管理创新,也需要社会管理创新。经历了大约九年的实践,我们又逐渐意识到,在社会管理的概念下,“管”的特点和成分比较突出,凸显了从上到下的管控思路,突出了党和政府承担的职责,但也容易忽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实践中,按照社会管理的思路,在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时候,容易被理解成:有些人处在管理的位置上,而多数人处于被管理的位置上。如果广大群众不参与到社会事务治理中来,如果不能发挥13亿人民积极性,社会事务就难以处理好。所以,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起,中央文件中用“社会治理”的概念取代了以往的“社会管理”概念。这说明,通过比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为标志的社会建设理论一步步发展起来。

从社会治理又到“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为标志的社会建设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更是明确提出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更加明确了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共同参与的理念。全民共建共享对社会治理而言是一种创新,是社会治理理念的再一次升华。社会治理为什么必须创新呢?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就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治理局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整体社会、基层社会、基层社区都发生了重大变迁。比如,中国城镇化率从1979年的17.9%上升到2015年的56%。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结构将实现从农村社会为主,到城镇、城市社会为主的千年巨变。目前的城镇、城市社区呈现出商品房小区、传统单位社区、历史文化保护区、老旧社区、回迁房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社区、纯农村社区等多样化社区并存的局面。社区形态巨变的背后伴随着人员构成的变化。人口异地流动与社区成员异质性的不断增加,导致社区成员观念与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社区成员多样化,造成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增加了协调与整合的难度。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变化,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必须创新。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治理创新难度可想而知。而共建共享则指明了完成艰巨任务的具体途径,那就是全体人民都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并且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