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

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

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是全体人民的社会,共建共享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一个本质属性即“共建”。共同享有需要通过共同建设来实现,全体劳动者、全体国民都参与建设,创造出了巨大成果,全体国民的共享才有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理论从来都讲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特别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因此,共建的思想在理论上讲清楚了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人民群众是主人翁,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为人民服务”。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如此巨大的社会变迁,在以往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见过。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治理,肯定难度巨大。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实现这样超巨型人口社会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呢?全民共建共享突出了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动力,这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因为,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是千百万群众自己的事情。社会的事情要想办好,必须有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建设。

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另一个本质属性即“共享”。全民共建共享突出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我们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和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提高民生水平、实现和谐社会的社会治理、社会建设,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社会治理的共享体现了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和目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以食品安全为例。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其中,“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尤其醒目。这就是说,虽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家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来管理,但是,仅靠政府部门监管,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中国的特点是亿万劳动者都参与了食品的生产,亿万农民是粮食、蔬菜、肉类、奶类食品生产的承担者。数以亿计的家庭农业生产者,他们的生产环节无法依靠政府的专门部门来监管,田间地头也不可能完全由外来者监管,唯一的途径只有创新生产者自组织的管理。农村、农业生产者成立自己的组织,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者的互相监督,为此,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显得无比重要。而生产者组织的自我管理、生产者的自律,就是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的本质属性。

再以平安中国建设为例。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建设平安中国”。怎样建设平安中国呢?共建共享是实现平安中国的基本途径。我们知道,“建设平安中国”的提出,是针对着现代化进程中“高风险社会”这一难题的。根据社会学的原理,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社会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状态,具有很高的社会风险。特别是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在大城市、特大城市一旦发生事故、突发事件,有可能引发巨大社会灾难。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巨型人口社会、高密度居住的特征。近年来,巨大的人口流动向大城市、超大城市聚集,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巨型人口的高密度集聚。而共建共享则是应对高风险社会的最为有效的途径。高风险只是显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困难方面。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超过13亿人口的社会能量、社会潜力也是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是解决高风险难题、实现平安中国的唯一途径。

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社会平安问题最为关注,如果每一个人都成为食品安全和社会平安的关注者、监督者,社会安全就没有了“死角”。人口的高度密集固然是个难题,但是在人人参与的社会里,高度密集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食品安全和平安中国就有了更为深厚的基础。食品安全和平安中国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安全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