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公款吃喝的“隐身衣”须堵“三漏”

揭开公款吃喝的“隐身衣”须堵“三漏”

省纪委监察厅网站2日消息,省纪委法规室日前发布违规公款吃喝的8种主要表现形式,指出目前违规公款吃喝穿上了“隐身衣”,要求公务接待报销必须具备“四件套”,否则不予报销。(2月2日新华网)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之后,公款吃请之风的确有所收敛。然而,一些干部积习很深,不思悔改,过去公款吃喝消费惯了,现在还想公款吃喝,坚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理。公款吃喝由大酒店向农家乐、机关内部食堂、培训中心转移;吃喝费用“化整为零”,一次超标准吃喝开多张发票,分次报销;一次公函多次公款吃喝、用虚假公函报销等。曾有报道,某单位的机关食堂堪比五星级酒店,“荷兰青瓷餐具2000元一个”、内有红木沙发、大屏幕电视、卡拉OK设备,,蔬菜肉蛋都是自种自用“内部特供”……而这些不过是机关食堂的冰山一角,这还只是能看得见的,还没有看见的那些酒菜、烟茶等可能更会让人瞠目结舌。

为何屡禁不止?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禁令当“耳旁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仍有“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现象,难道真要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陋相必有漏洞,笔者认为,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必须要堵住“三漏”。

首先,要堵思想之漏。饕餮腐败,不仅仅是好吃,“舌尖”只是表象,“胃肠”则是其里,“大脑”才是本源,“舌尖上的腐败”的“病灶”就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祟,必须要从疗治“心病”下手。“不知礼仪不可以行法”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义廉耻,他就绝对不会自觉地执行法律、制度和规则。要教育干部永葆“心灵”的光明磊落,才能促使自己的“舌尖”少一些“貓馋”,“胃口”少一些“兴趣”。惟有树立为民、忠诚、务实、公正、清廉、修己的思想,才能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心中,才会自觉吃下工作餐、家常菜。

其次,要堵住制度之漏。制度最大之漏在于制度多而不给力、执行不严。“牛栏关不住猫”就会让他们更猖狂。要是说领导们不知道八项规定、不明白各项禁令、不清楚规章制度,那都是骗人的话。那么领导们想要吃的时候、正在吃的时候是实实在在地漠视制度、轻视制度的,那么制度就成了“稻草人”、“纸老虎”,反“四风”就真成了一阵风。制度的生命在于严格执行,无论是财经制度、报销制度还是惩处制度,都必须紧握重拳狠狠出击,不但要有力还要加码,该罚罚、该抓抓、该惩惩,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没有任何人能逾越,震得他们心惊胆颤,不敢肆意。

其三,堵住监督之漏。转战到机关食堂的“低调的奢华”,最主要的目的是躲避群众和媒体的监督。那么,这些局、厅的纪检部门在做什么?自我监督不得力,纪检部门形同虚设,甚至参与腐败,同流合污,大吃而特吃。而那种“一致对外”的监视群众的监督如同给贪腐套上了“保护膜”,则将群众监督牢牢地挡在了门外。堵监督之漏必须要内部发力,从对自身的监督开始,才能有心、有力、有效地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不让公款吃喝成为糊涂账。

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管住嘴必须管住心,同时又制度狠狠发力,监督无所不在,“舌尖上的腐败”才能心无所欲、无所遁形、无漏可钻。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