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为提高全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作出新的贡献。
3月5日,又将迎来第53个学习雷锋纪念日。或许,我们最初了解雷锋其人、其事,领会其精神,应该是在小学教材中。那时,雷锋身上展现的“好人主义”和“钉子精神”,往往备受推崇、为人羡慕,而雷锋歌谣更是家喻户晓,人们唱起来更是有滋有味。
然而,时至今日,如果每个人都扪心自问,我们对雷锋的了解究竟有多少?能够记住“雷锋纪念日”的人有又多少?答案未必十分乐观。曾有记者在某中学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的学生不知道“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当然,我们并非刻意否定人们学习雷锋精神的态度和决心,更多则是对那些认为“雷锋时代一去不返”和“雷锋精神早已过时”的深刻反思。同时,我们也在接受考验,那些带有美好感动的雷锋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吗?
事实上,这个社会从未缺少过感动。我们身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从拾金不昧到见义勇为、从志愿服务到忘我牺牲,那些舍己为人、甘愿奉献的一幕幕场景着实令人感动、让人难忘。可以说,社会各个角落都少不了雷锋的影子,雷锋的精神也早已播种人间、遍地开花结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雷锋精神?因为,传承雷锋精神,既是时代所需,也是社会所需,更是现实的必然。我们宣传“雷锋纪念日”,目的就是要把发生在雷锋身上的精彩故事,作为正面典型的活教材,以此来教育孩子、影响下一代、感染身边更多的人。我们不但要记住雷锋,还要记住他的光辉事迹,更要让其精神世代相传。从这个意义讲,学习雷锋好榜样,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否则就成了只说不练的“假把式”。同时,也不可争夺朝夕之功,而要打好学习持久战,即便把每一天都看成学习雷锋纪念日,又何尝不可。
当然,传承雷锋精神,也需要拥有真实的姿态、诚实的心境。如今,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已成星火燎原之势,雷锋精神已经成为社会最温暖的底色,照亮我们心中的灯塔、一路引领我们前行。然而,又或许因为我们太过急功近利,总有一些乐善好施的场景显得不够真实、不够诚意。比如,我们对乞讨者施舍爱心,无心留下骄傲自负的神情;我们为灾区人民捐钱献物,不经意助长了攀比之风……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精神文明传播的存在价值。因此,我们发扬雷锋精神,也当遵从志愿精神,倡导爱心奉献,以情感自励、以诚信为本,一言一行都是有感而发。
雷锋精神不是凭空臆想,而是真人真事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解读,其满满的正能量,必定会为社会的文明与和谐注入生机与活力,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雷锋精神并不是时尚与流行的代名词,我们不但要学,而且还要学出“名堂”。只不过,用爱心、感恩与奉献,把雷锋精神固化为志愿行动,却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 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