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看政府工作报告如何部署供给侧改革

张鹏:看政府工作报告如何部署供给侧改革

(张 鹏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眼下经济改革的核心,是让供给侧匹配需求侧,而不是坐视供给侧闭门造车。中国的供给保障能力,不是在规模上,而主要是在结构上与需求发生矛盾,这影响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有效融合。因此,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改革就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经济发展实践的务实政策,既符合新常态的规律,又契合“十三五”的矛盾。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缘起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并非偶然。整个产业体系上下联系非常紧密、生产组织富有效率等一系列典型的生产优势支撑中国“问鼎”“世界工厂”。一般认为,中国之所以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组织方式呈现“中心-外围”模式和经济规模模式两个特征。

(一)“中心-外围”模式

“中心-外围”模式就是一大批具有规划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需求引导能力的大企业(中心企业),基于市场制定一系列创新方向、路径、模式和产品,并把这些产品量化,再交由其他企业(外围企业)进行生产的产业组织模式。外围企业不是依据自主判断进行生产,而是基于中心企业的生产指令和定单开展业务。如此,中心企业和外围企业就确立了关系,并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提升契合度。

(二)经济规模模式

随着“中心-外围”模式的铺开,中心企业就会具有经济规模模式的特征。因为都是根据同样的生产指令和定单进行生产,因此消费者从整个产业链中获得的商品、服务和零部件都是标准化的,最好的运用方式就是规模经济,即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良好地展示营销渠道和产品形象。这些安排使得中国产品价格更低、质量更好、产品市场形态更加统一,由此形成生产性效率,保证了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

然而,模仿性消费和重复性投资缺乏效率,容易导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错位。当前,消费越来越重视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投资,但生产还在典型的标准化特征上原地踏步,显然不相匹配。尽管需求侧尚需进一步完善,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却渐成主流。以巩固和追求差异化为核心的投资不断上升,这符合需求侧的发展方向。既然需求侧是符合规律的,调整的重点就该转向供给侧。因此,供给侧的管理和调控,不是要抛开需求,而是要在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使供给与需求实现高度契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要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后次序,绝非要改变市场配置的决定性地位,也绝非要动摇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一远大发展目标。

从改革的目的来看,要使供给与需求实现最佳匹配,改革的重点内容就不能只是淘汰落后产能、去除过剩产能,而是既要在产能上调整,还要在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进行深入调整,也要不断优化和提升生产工艺。因此,2016年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是阶段性构成部分,放眼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十三五”时期将针对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进行发力,并且使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应对,甚至可能会实现一定程度的转变,化不利为有利,化阻碍为动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方法

在现代化大生产活动中,需求端之前的所有环节都是供给侧的构成部分。核心构成环节至少包括要素资源环节、价格机制环节、生产制造环节、产业组织环节和市场渠道(准入)环节。进口也属于供给侧环节,其供给侧任务就是使进口商品以更加合理的渠道、更加有效的方式进入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要注重结构性、产出性,还要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机制、新模式、新示范,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新带动和新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法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三去”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一降”是降成本;“一补”是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实现提高效率、去除臃冗、保持平衡、防范风险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