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博士"王暾

摘要:他是位“胆大”的博士,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放弃在奥地利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决定回国挑战自己从未涉及的领域,做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他是位“骄傲”的博士,说起自己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底气十足,4年近万次预警,没有一次误报和漏报;他是位“有情怀”的博士,他常说:“我很幸福,我正用我的知识,回报我的祖国。”他就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一位与地震赛跑的人。2015年10月,王暾荣登“中国好人榜”。

用科技守护生命 “海归”放弃读博回国潜心研发地震预警

他是位“胆大”的博士,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放弃在奥地利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决定回国挑战自己从未涉及的领域,做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他是位“骄傲”的博士,说起自己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底气十足,4年近万次预警,没有一次误报和漏报;他是位“有情怀”的博士,他常说:“我很幸福,我正用我的知识,回报我的祖国。”他就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一位与地震赛跑的人。2015年10月,王暾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一个名为ICL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发出预警。据报道,该地震预警系统分别提前10秒和57秒为云南省昭通市和昆明市提供了预警,还触发了分布在云南昆明、昭通、丽江、四川宜宾、凉山、乐山等地的26所学校的警报。  

在鲁甸地震成为焦点新闻的时候,这个消息也登上了一些门户网站地震专题报道的首页,并引发了舆论对地震预警话题的关注。 

那几天,ICL地震预警系统的主研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一直关注舆论的反应,他不断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公众的疑问。对他来说,每次地震,都是对该系统的检验,也是对自己回国多年来奋斗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向公众普及地震预警知识的机会。  

1.胆大:勇敢挑战从未涉及的地震预警领域

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总是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个子不高,却疾步如飞,穿梭在各个办公区间,“快一点,再快一点!”是他最爱说的口头禅。这个“急性子”的男人就是王暾。40多岁的他,是目前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者。

在同事眼里,这个和地震赛跑的人简直就是拼命三郎。“王大胆是他们送我的外号。”王暾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没说错啊,我确实很胆大!敢于尝试,说干就干!”

2008年5月12日,拥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王暾,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汶川大地震消息传来,王暾震惊,灾区照片,让他流下男儿泪,当他搜索地震预警系统时,发现日本已经拥有,中国却没有时,他在当天作出决定回国,“国家需要有人研究出这个系统!一路求学,我想把知识用在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关键领域。”王暾说。

地震预警系统。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一个月后,王暾放弃了在国外当教授的梦想,带着四处求借的300万回到成都。学力学和物理学的他,此前和地震类工作的接触为零。“我跑人才市场挖人,因为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有人还以为我是疯子。”王暾回忆,口水都说干了,才打动了7个人加入研究。

在成都双楠一个普通小区里,王暾和同事“从零开始”∶“啃”下百本地震学书籍、写测试程序、买二极管三极管、焊接电路板……除了技术障碍,还有“经济压力”,300万,一年就花光了,最窘迫的时候,公司账户里只剩下了1块4毛钱,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这位博士成了“前途未卜”的创业者,废寝忘食搞实验,那几年,常常做梦都是“地震了!”

“早一天研发出来,就少一些人失去生命。”艰难之中,王暾始终坚信着成功,“破釜沉舟,再难也要扛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4月25日,ICL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汶川余震一次。2012年9月,“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成为国内迄今唯一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2013年2月19日,监测到云南巧家县4.9级破坏性地震,这是中国首次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