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骄傲:研发ICL地震预警系统 刷新日本在地震预警领域的记录
公众对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常常分不清。“预警是地震正在震中发生,但地震波还未给周边区域造成破坏前,提前给出警报。而预报则是在地震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给出警报。”王暾解释。有研究表明,如果提前10秒获得警报,死亡人数可减少39%;提前20秒,死亡人数可减少63%。
王暾团队2011年研发出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将地震监测仪器监测到的地震波,转为电波,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对危险区域发出警报。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这套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的5至42秒即向雅安、成都、汶川各区域发出了警报,“如果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有了地震预警系统,会给北川提供31秒预警时间,我们估算会避免2至3万人的死亡。”王暾提及此事,眼神黯淡。
说起自己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王暾底气十足。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目前,ICL地震预警系统已延伸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震预警监测台达5600个,覆盖22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地震区人口的90%,是国内迄今唯一公开为民众和重大工程提供预警服务的预警网,也是世界第一大地震预警系统。让王暾骄傲的并不仅仅在于规模世界第一,ICL地震系统的存在,刷新了日本在地震预警领域的纪录。在迄今测到的30次破坏性地震和近万次余震中,无漏报无误报,可靠性上超越了日本;响应时间方面,ICL地震系统只需要6.2秒,日本却需要9秒,速度提高30%;而在预警盲区方面,日本达30公里,中国仅有21公里。“以前我们学的是日本的技术,现在连日本专家、美国专家都会来咱们中国学习观摩!”王暾说起这点满是自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