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府机关带头“拆围”点赞

为政府机关带头“拆围”点赞

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市民可随便进入院内散步,游览人工湖,累了还能坐在椅子上休息,这里俨然一座漂亮的城市公园。从去年4月起,长沙市全面开启“拆围透绿”工作,要求区县政府自拆围墙还绿于民,并完善相关便民设施,将机关大院变成市民休闲的社区公园。(3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无围墙政府”的呼吁和实践,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至今却没有蔚然成风。前不久,中央发文“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在这一背景下,无论如何,都应该给予率先“拆围透绿”的政府机关一点掌声。因为“无围墙政府”是世界潮流,其本质不仅是拆除有形的墙,更是要拆掉干群间无形的“心墙”,也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围墙之中本身就携带了“心墙”,中国文化相对内敛、封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于是自古就有了围墙文化。政府机关之所以建围墙,也不例外,“防”的心理就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久而久之,有形的围墙又给无形的“心墙”提供了屏障,不仅产生了路径依赖,还产生了懈怠。只要将前提置换一下,老百姓都是善良的,官员做好“公仆”的本职,没了有形围墙,实际上也不必为所谓的安全过多忧虑。

可见,政府机关拆除围墙,实际上也是一种倒逼机制。有了完善的政策法规,有了政府服务的质量标准,能够办的事,不需要请客送礼打招呼,保质保量高效地给群众办了;不能办的事,请客送礼打招呼也没用,胡搅蛮缠的“刁民”自有法律伺候,久而久之,大家习惯了,政府和公众的关系自然也就和谐了。因此,政府机关拆除围墙,就是在倒逼“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倒逼“依法行政”、“法治社会”的建设。

然而,政府机关拆除围墙,显然还只是第一步,因为很多政府机关都不只有“一道关”,拆了围墙,可能并不意味着公众就可以自由出入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可以去找官员“谈心聊天”。因此,政府机关在拆除围墙之后,还应该自撤门禁,只要通过安检,就应该不再需要出入登记,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只有这样,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还真正把“公仆”的日常工作置于了“主人”的监督之下。

“无围墙政府”代表的是一种“权利落地、秩序井然”的理性文化,要求切实将“权力关进笼子”、保障权利;代表的是一种外向、开放的文化,没有“心墙”的存在,随时可以体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求必须谦虚谨慎、好学上进。至于安全的隐忧,“外松内紧”是国际惯例,美国总统府白宫,只有矮矮的花格子栏杆围着,游客还可以预约参观,内急甚至可借用厕所,但真正的安保力量却超过了万人。

自拆围墙、开放门禁、去掉“心墙”,“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家可以理解,但方向是确定的。我们常说,大国崛起,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国心态。如果我们仍然时时抱着“心墙”不放,用“围墙”把自己所谓的自信保护起来,大国心态又怎么能够培育起来?宽容和谅解的现代公民精神又怎能生根?中央“拆围”的政策,解决的绝不仅是“内部道路公共化”的问题,而是具有重大历史社会意义,所以我们期待更多的政府机关带头“拆围”。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