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清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
1、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一是“严峻”。从腐败程度上来说,腐败现象趋于严重,系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特别是在高压反腐态势下,有些人还在顶风作案、我行我素。2012年至201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量分别为15.5万件、17.2万件、22.6万件,呈大幅增长态势;2013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万起,2014年为5.3万起,同比增长120.8%。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反腐败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二是“复杂”。从腐败特点上来说,现在的腐败要比过去复杂得多,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内和体制外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一些腐败分子甚至结成了“共腐朋友圈”。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搞官商勾结、上下勾连,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渗透,严重危害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统一。三是“依然”。从腐败时间跨度上来说,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1993年我们党就提出,反腐败形势是严峻的。此后一直沿用“依然严峻”的判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不敢腐”的氛围初步形成,并呈现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距离实现“不能腐、不想腐”尚需较长时间,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
2、明确反腐工作的重点和任务
一是重点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既定方针。二是下属顶风违纪,领导将被追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委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全党上下一起动手抓反腐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动力。三是“四风”问题一抓到底。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将整治“四风”作为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这无疑给那些指望“风头过了可以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以当头棒喝。四是重拳整治基层腐败。中央领导为何这么关心“群众身边的苍蝇”?人民日报客户端刊文分析称,在去年的一次讲话中,习近平就曾提到个中缘由,“有的群众说‘老虎’离得太远,但‘苍蝇’每天扑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苍蝇”之害甚至猛过“大老虎”。“大老虎”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离群众太远,普通老百姓一般没啥感觉;“小苍蝇”虽然看似位低权微,但就在群众的身边,一旦腐败损害的可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净化政治生态,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取向。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强调“政治生态”,就是指那些推卸责任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党员干部。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李克强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五是狠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关键少数”也是两会期间,中央高层谈及全面从严治党时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和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两次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部署。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3、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对腐败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意志品质顽强、领导坚强有力,为有效防治腐败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一年之中4名正副国级干部被查、68名中管干部落马、23.2万名党员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充分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这是“新常态”的开端。有国际组织专家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政府领导人反腐败的决心都是首屈一指的。”
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有效防治腐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三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反对腐败,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在反腐败目标、内容、重点、措施等方面作出新部署、辟出新路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作思路、权威高效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腐败滋生的空间越来越窄,社会风气大为改观。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理论和实践再次证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治理好腐败。
四是群众的积极拥护和鼎力支持,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良好的民意基础。“上下同欲者胜。”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反腐倡廉蓝皮书的问卷调查显示,93.7%的领导干部、8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管理人员、73.1%的专业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未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