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仲君:人才彰显软实力

牛仲君:人才彰显软实力

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的特点之一是国际组织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让世人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各种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其规模和速度远超从前。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发展及全球治理呼声高涨,国际组织独特的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调整国家间关系、推动国际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际公务员是国际组织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数量和来源的变化是国际组织发展的缩影。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公务员正逐渐改变着国际组织的人员结构,体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以联合国为例,1945年成立之初只有51个成员国,工作人员大多来自西方国家,随着成员国增加到193个,亚非拉国家的面孔逐渐成为多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联合国秘书处的41081名国际职员中,来自发展中国家28441人,占比近七成。

人才彰显软实力。国际公务员活跃于世界舞台上,在很多情况下其影响力甚至超过各国的普通外交官,因此,一国拥有的国际公务员数量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该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贡献程度的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在国际组织中获得更多岗位和更有影响力的职位,各国会采取各种方法,以增加本国公民在国际组织中的数量,进而影响国际组织的工作,推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国际规则制定。

中国自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里工作的中国籍公务员数量不断增多。同时,随着中国实力的提高、国际地位提升、融入国际社会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选举中国人担任高级官员。比如,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杨少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亚投行行长金立群等更是成为相应国际组织的重要负责人或掌门人。但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中国的参与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职员数量相对较少,而高级官员和重要岗位的人员更不多,社会认知度不高等。目前联合国秘书处的中国职员为461人,仅占1.12%。这种状况与中国的大国身份不太相称,也影响着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制约着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修改的能力。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从战略上调动教育、社会、外交等各部门的资源,加强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希望改变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人员不足的状况。具体包括:一、从满足国际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入手,加强和完善大学和相关部门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建立国际组织专业人才储备制度;二、加大对国际组织人才选送的资金支持,资助青年学子去国际组织实习,学习发达国家的初级项目官员机制,由政府资助青年人到国际组织工作以及加强对政府借调人员的能力培训等;三、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帮助已经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中国职员加快晋升,竞选高级职位,并完善归国保障制度,消除国际公务员的后顾之忧。

(作者为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