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指标力求反映经济社会新趋势

“十三五”规划指标力求反映经济社会新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农民工和市民“双轨运行”的城镇化,当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77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户籍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十三五”规划在指标选取方面,反映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等发展导向;在指标值确定方面,既力求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又立足客观实际,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确保指标在规划实施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

智库观点

指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核心和精华,从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看,“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等四大类25个指标。从指标类别看,基本延续了“十二五”规划从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四方面分类的方法,只是从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和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发,用“创新驱动”取代了“科技教育”的分类表述,从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和强调提升全体人民生活质量、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出发,用“民生福祉”取代“人民生活”的分类表述。

从指标选取及目标值确定看,“十三五”规划的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经济发展指标更加体现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类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等4项指标。与“十二五”规划相比,增加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并同时设置了两种统计口径的城镇化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设置这一指标,既体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也体现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依靠要素投入到依靠创新和效率提高转变的趋势。“十二五”时期,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1年的6.34万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8.74万元/人,保持了年均增长7.44%的速度。综合考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素质提高等因素,“十三五”规划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制定了年均增长6.6%,2020年大于12万元/人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农民工和市民“双轨运行”的城镇化,当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77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户籍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在统计指标上表现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大,2015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39.9%、56.1%,二者相差16.2个百分点。从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出发,“十三五”规划同时设置以上两种统计口径的城镇化率,并制定五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1个百分点(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9个百分点(达到45%)的目标,与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行了对接,目的是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将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产业结构逐步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制造与服务并重。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5.5%,2013、2014、2015年分别达到46.9%、48.1%、50.5%。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态势基本形成。适应近年来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占GDP比重加快提高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十三五”规划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制定了五年提高5.5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56%的目标,比“十二五”时期制定的五年提高4个百分点的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指标更加注重激发创新活力、挖掘“双创”潜能

创新驱动类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进步贡献率、互联网普及率等4项指标。前两个指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已有,但从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发,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五年累计提高目标值由“十二五”时期的1.6件提高到“十三五”时期的5.7件。考虑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目标“十二五”时期未完成且“十三五”时期GDP基数更大,将这一指标值由“十二五”时期的五年内累计提高4.5个百分点调整为“十三五”时期五年累计提高4个百分点。

科技进步贡献率、互联网普及率是“十三五”规划新增加的指标。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必须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提高效率转变,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增长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2015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3%,而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潜力,因此“十三五”规划设置了这一指标,并制定五年内提高4.7个百分点的目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是我国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未来互联网将引领更多领域实现“创新驱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需要,“十三五”规划首次将互联网普及率列入,并设置了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2个具体指标,制定五年内二者分别从40%、57%提高到70%、85%的目标,旨在加强中国信息通信能力建设,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为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发展互联网经济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