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化“最大变量”为“最大正能量”(2)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化“最大变量”为“最大正能量”(2)

第二,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键一招在于逐渐形成一套成熟与定型的网络管理制度体系以加强和完善网络社会治理,每一方面都不能放松,更不能出现短板。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我国已经有7亿多网民,手机用户也有接近5亿之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些数字和成就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虚拟社会。正如治理国家需要各方面制度规则体系一样,治理网络社会同样需要不断完善各项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并逐渐形成一套成熟与定型的网络管理制度体系,更好的发挥制度的效力与合力,切实维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第三,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一步还在于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做到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舆论需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否则就有可能被一些别用用心的人加以利用而搞的网络领域乌烟瘴气,相反,通过积极的引导,对一些网民不了解的情况加以及时宣介,对网上模糊认识加以及时廓清,对网络上的怨气怨言加以及时化解,对网上的错误看法加以及时引导和纠正,能够有效地将一些负面的东西化解于无形,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舆论引导这方面,我国的主流和严肃媒体更要敢于并善于亮剑,对一些网络上的歪风邪气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坚决抵制毒化人民思想、危害人民团结的“负能量”。

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上,我国的主流媒体取得的成绩喜人,让人充满信心,也让人有更多期待。比如在一段时期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甚至否定论调,一些人用所谓“早期马克思”来“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用人道主义的唯心史观来修正和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以及用“民主社会主义”来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等错误观点和思潮。对此,我国的诸多主流媒体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斗争,这些媒体在新闻宣传、新闻报道上讲立场、讲政治,纷纷开设专栏,发表大量很有深度、很有见地而又很接地气的理论和评论文章,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受益颇深,起到了很好的网络舆论引导效果。面对当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国的所有媒体都应该始终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第四,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尤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要坚持活力与秩序的辩证法,既要让互联网呈现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又不能管得太松,暗流汹涌也不行。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同时也成为人民监督政府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众所周知,进入互联网的门槛低,成本小,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社会的一员,这就决定了网络社会中成员的异质性较大——知识层次差异明显、精神素质高低又有别、参与动机各有不同。从网络思想舆论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网民是在合法、有序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行为,而极少数则不然,这些网民总是对政府或个人进行任意诽谤和恶意攻击,破坏网络社会秩序,搞的互联网乌烟瘴气。基于此,政府必须要对极少部分进行监管和治理,而如果治之过严,就有可能越界滥管,甚至扼杀互联网的活力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遵守法律,尊重秩序,最终受益的还是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党长期执政所要面对的“最大变量”,他深刻的指出,如果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如此看来,如何让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应该成为我国推进网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这也更加凸显了在推进网络社会治理过程中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必须要从战略高度对这一“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国之大事加以重视,以争取人心、凝聚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起一道思想屏障,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胜利。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