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将在全球市场中产生“主场效应”(2)

中国文化将在全球市场中产生“主场效应”(2)

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包容创新

以“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包容创新。如果说“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方针的话,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包容创新就是落实这一指导方针的关键环节。因此,开放思想市场是“十三五”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思想市场”一词不应该做狭义理解,“现代文化市场”本质上是个“思想市场”,因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本质上是“精神文化产品”,内容创意是一切文化生产活动的源头和关键环节,只有思想的价值才是文化产品真正的内容。搞清楚了思想市场只不过是文化市场的另一种表述,就可以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开辟出一条新路。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文化产业既有商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商业属性是普遍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殊的,因此要将文化管理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去。现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是其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在文化产品普遍具有的“文化价值”中,只有很少的部分与“意识形态”有关,需要专门做出制度性安排加以管理。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全面推动创意、创新、创业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一个以文化市场环境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化企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与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对于“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前景的基本展望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在文化投资和文化创新领域政府审批制度的革新,文化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将有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我国文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盈利性。其次,随着国有经营文化单位转制工作基本完成,在统一市场环境下的新一轮竞争必将展开,我国文化企业将出现全行业全方位的大规模兼并重组。第三,随着转企改制任务的基本完成以及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内容生产的扶持,我国文化企业将迎来一个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百花齐放,创意、创新、创业竞相迸发的时期。

鼓励“跨界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跨界融合”政策正式推出,“十三五”时期将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的高峰期。

跨界融合首先是基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垂直融合,文化的资源、创意、生产、技术、资本、流通、消费等环节日益扁平化。其次是技术驱动下的行业融合,如传媒产业中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媒体业等媒体行业的融合,传媒业与歌舞演艺、艺术品业、会展业等不同文化行业的融合。第三是文化产业与外部传统行业的融合,如与零售、金融等传统产业纵深跨界融合加速,产业边界日渐模糊。最后是文化创意元素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普遍融合。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