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6)

摘要:《资治通鉴》究竟是一部什么史书?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这些杰出领导人如此重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张国刚教授从《资治通鉴》概说、精髓、讲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古文讲到白话、从历史讲到现实、从国内讲到国外、从理论讲到案例,娓娓道来,为大家带来启发心智的哲思。

唐太宗的一段话让我感慨万千,也是《资治通鉴》里面记载的。唐太宗一辈子是靠打仗得天下的,古人打仗最厉害的武器是弓箭,但是有一件事让唐太宗很吃惊,有人给他送来一批做弓箭的材料,他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请工匠给他造一个好弓。大家看: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唐太宗说我从小喜欢玩弓箭,拥有很多良弓,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材料,可拿给工匠看却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虽然弓很刚劲,你发出箭以后,因为脉理不匀,箭会偏,射不直,射不到靶子心,所以不是做弓箭的材料。我立刻顿悟了,我过去看的完全错了,我以弓箭定四方,用的弓多着呢,却还没完全知道这里面的奥妙,那么天下的事我哪能都知道呢?我还不知做了多少错事,我失误多着呢。于是他设置皇帝接待日,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流上朝进谏。唐太宗自我反省,很谦卑,只有谦卑才有这种自我反省的念头。这就是讲克己。如果唐太宗没有谦卑心呢,他怎么知道看弓箭看走眼了,他怎么就反思到自己在治国方面也不一定行了呢?这是一个领导的素质。领导的素质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领导是管别人的,也要能管得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说话,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情绪。

克己当中还有一条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资治通鉴》卷221在谈到唐明皇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明皇之始,他想治好天下,非常刻厉节俭,把皇家精品服装厂都给关了,有个卫兵吃饭浪费粮食,他气得把这个卫兵杀了。他刚开始都很好,但不能善始善终。对这一点,《资治通鉴》通过唐明皇的变化,做了一个系统的讨论。我给《光明日报》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讲唐明皇之路。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刚上台当领导的时候,他想建功立业,但能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这考验我们领导的素质、领导的能力,这也包括谦卑克己。唐明皇是最明显的,他在大乱当中走向领导岗位,继位时才28岁,励精图治,用姚崇宋璟。到50岁以后,他的爱妃武惠妃去世了,这时候杨玉环走进他的生活当中。50岁的人呢,他考虑的问题与年轻时不一样,唐明皇哥哥死后,他感觉生命无常,最大的变化就是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这时候考虑养生比考虑治国要多,怎么样寿命长一点,怎么样生活乐一点,这时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一个人在这个时候,恰恰更应该约束自己,管好自己,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考验。我们讲,帝王有五种,领导有五种,都是谈的这个。创业之君、乱亡之君咱们不说,守成、陵夷之君差别就在能否管住自己。所以领导在这个更高的位置上,不是他专业不行,不是他领导能力不行,领导艺术不行,而是他能不能管住自己,克己约束自己。而且这是个试金石,所以不光是我们上升阶段要克己,到了高位以后要更加克己,才算善始善终。家国兴衰,兴在哪,衰在哪?克己就兴,不克己就衰。往往都是这样子的。

四、小结

最后我做一个小结,雅斯贝尔斯是德国的一个思想家,他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时代就是我们讲的孔孟老庄、释迦牟尼、犹太的先知、古希腊圣贤所在的古典文明时代。文艺复兴点燃了西方发展的火焰,启蒙运动跟资本主义结合,形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维护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秩序。法国孟德斯鸠和英国洛克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总结我们的传统,我们要海纳百川来弥补不足,要摒弃糟粕。我记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完以后,全国政协搞了一个论坛,我也参加了,当时就是讲我们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传统要认同,我们之所以走跟西方不一样的路,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有我们祖先的经验,这就是探索我们自己模式的最大理由,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这个理由。我们就是要不断地走自己的道路,传承我们自己传统经验中的瑰宝。具体的领导方法,怎样为人处世,我们的传统里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肯定西方的科学成就。

我在清华经管学院、汇丰商学院、新加坡莱弗士商学院讲《资治通鉴》的时候都是讲一年,每次讲两天到三天,这样能系统地探讨历史。我们从刘邦讲到汉朝,然后讲汉武帝、唐玄宗,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探讨的学问里面,主要是治国的学问和做人做事的学问。在西方,讲信仰,他们是通过神,中国人则讲教化。

最后,汤因比还有一句话,他说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黏合剂,如果中国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为人类的主宰,那么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中国人讲“忠恕”,西方人讲“法制”,“忠恕”,“法制”都很重要,这是基础。如果没有“忠恕”,任何“法制”都是“有孔可钻”的。华尔街的经营活动都是在法律上进行的,造成了美国金融危机,1997年索罗斯发动金融风暴也是在法律上进行的。美国对伊拉克的干涉也都是在法律上进行的。中国的“忠恕”那就不一样了,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类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不能只是西方的,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也有。我想,汤因比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想取代西方文明,我们也不想成为人类主宰,但是我们炎黄子孙不能忘祖。所以我们讲,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安排这么一个国学的讲座,非常有意义。我今天演讲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