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贵云:论战争后效应

岳贵云:论战争后效应

战争后效应是指战争结束后,战争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领域影响和作用,所引起的反映和效果。战争终结,与战争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接连所发生重大事件和活动无不受到战争的影响,这是一种典型的“后效应”现象,是战争后时代的客观反映。

对战争后效应本质认识

战争后效应是典型的“后战争”现象。“后战争”现象可分为三类。一是战争打破原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桎梏,促进社会繁荣发展,战争造成的天下大乱到战争结束实现天下大治,社会从动荡走向和平,战争结束成为新生活的里程碑,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快车道。二是战争解决了旧的社会矛盾,但又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甚至出现激烈矛盾冲突。“后战争”时代,因领土、民族、宗教以及殖民统治等遗留问题所引起的局部冲突或恐怖袭击,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乱象丛生,遭受破坏的生产力难以短期恢复。这是典型的战争后遗症,战争遗留问题延续、发展甚至发酵,可能引发新一轮军事冲突甚至局部战争。三是战争解决了部分社会矛盾,新旧矛盾在交织中并行,战争之后社会经济生活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沿着战争影响的轨迹,缓慢前行,激烈矛盾冲突趋于平稳。战争之后人们所期盼繁荣虽然没有立即出现,但也没有兵荒马乱的恐慌和深陷战争的煎熬。纷繁复杂的“后战争”现象,是战争影响的惯性力作用结果,会波及社会各个层面,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长或短地影响人们生活和时代变迁,助推社会变革发展。

战争后效应是战争功能的客观反映。后效应是在医学领域运用较广泛的一个名词。如抗生素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浓度下降到抑菌浓度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后效应对社会诸多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战争对国防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有着重大影响,这是战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客观反映,也是战争后效应持续发挥作用的结果。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暴力的、军事的手段的继续。”战争与国家生存和发展利益攸关,战争具有维护、巩固或夺取政治权力的功能。之所以发生战争就是因为战争发动者认识到战争的特殊政治作用,认识到战争是巩固或夺取权力、确立政治地位的重要手段。几乎每一场胜利的战争都具有维护或实现国家和民族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功能,具有增强国家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一场失败的战争会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甚至造成政坛权力变更,国家和地区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战争后社会政治效应是战后诸多矛盾的根源,对国家政治环境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发展走向。

战争需要经济和科技实力作支撑,经济和科技实力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虽然,经济利益不一定是战争的唯一目的,但战争的特殊功能往往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一方面,战争往往是经济实力较量,“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产生为基础的”,武器生产与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战争对科学技术最敏感,战争需要把最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武器制造和作战领域,有些科学技术成果常常是在战争需要的刺激下产生。战后这些成果又转为民用,通过刺激科技发展进而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战争意味着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质财富损失,战后直接参战国经济发展往往会推迟几年甚至几十年。战争所造成的深重政治灾难,巨大经济损失,能够强化人们经济意识,唤起人们对物质经济需求,促使战争后快速恢复经济生产。战争后经济效应和科技效应,是生产力发展重要因素,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强有力杠杆之一,具有自觉的带动和刺激经济发展作用。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