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俊:建设有道德的文艺(2)

刘汉俊:建设有道德的文艺(2)

三、深入社会生活、服务人民群众是文艺要秉持的“大德”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欣赏文艺、评判得失,是人民的权利。提高人民的满意度是文艺的着眼点,也是着力点,具有道德力量的文艺才能赢得最广大的人民。

人民是文艺之母。人民大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的主力。书写历史的主人,是文艺的情感所系、情怀所向。正是因为有了对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屈原才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叹;正是因为有了对苦难大众的深切同情,关汉卿才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呐喊;正是因为对普通大众命运的深切关注,鲁迅才能刻画出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等人物形象,引发人们对社会制度的深刻思考;正是因为对贫苦农民的深厚感情,贺敬之等人才写出了白毛女、杨白劳等饱含血泪的人物形象,激起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强烈共鸣;正是因为有了对俄国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体察,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才震撼人心。“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路遥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民与文艺的关系。

人民是文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文艺的立足点也是生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这番话深刻地阐释了什么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心中应该始终高悬“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号,牢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就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同时,这种抒写、抒情、抒怀必须是大关注、大情怀。文艺既要有“铮铮之细响”,更要有“万钧之洪钟”,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总是咀嚼个人身边的小悲欢,并把小悲欢当大世界”。如果一味地陶醉于“心灵独语”、“自我世界”,加入不了“大合唱”,就打动不了社会心弦;如果沉溺于局部细节、人性的弱点、社会的旮旯,缺乏背景的展示、全景的展现、前景的展望,就难以从“小我”塑造“大我”、从“小众”看到“大众”。

四、坚持文化立场、彰显审美价值是文艺要坚守的品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立场决定态度,取舍表明品格。历史的横切面就是文化的大观园,文艺见证历史、直面社会、反映时代,此所谓古之“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经典之作无一不承载着鲜明而厚重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指向,无一不体现着对是非曲直、好恶忠奸的评判,无一不表达对公平正义和至真、至善、至美的无限追求。《尚书·五子之歌》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成为历代治国理政的警言。

国家观是价值观的最高境界。从《左传》里郑国子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为国担当,到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东汉马援将军“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壮怀激烈,到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爱国、利国、报国的国家观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是对传统国家观的深化和升华。维护国家利益,培育国家意识,提振国家精神,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价值观,是文艺的责任。

文化观是价值观的体现,文化观的核心是价值观,而道德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入道”、“见志”、“立德”、“立言”,是中华文化追求的境界。高尚的道德观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炽热滚烫的血液里,奔涌在绵延不绝的文脉中。文艺的审美价值,当以道德观为轴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文艺的道德指向和评判标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遵循的价值取向。

民族的兴盛首先是文化的兴盛。放歌壮丽时代,赞美伟大人民,聚力光荣梦想,生发强劲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

(作者: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