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趋势,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越来越严。为什么特别强调要管好一把手?因为这些年一把手出事的特别多。我们统计了一下,发生在县处级以上的腐败案件中,一把手占三分之一以上,比例是很高的。那么,怎么把一把手管理好、监督好,这也是一个问题。
在2016年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历来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领导班子的一把手能不能执行好制度、接受执行党的监督,这对党的监督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导向作用。一把手如果违纪违法,最容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为了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第一,必须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实行严格的党内监督是对一把手的爱护、保护和维护的生动体现。
第二,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在我们当前的体制下,群众监督往往还不到位,最现实的是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上级党组织应该用刚性制度把一把手管住,保证其正确用权、廉洁用权。上级纪委应该把下级一把手纳为监督重点,发现问题线索以后及时处置。同级党委要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同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
第三,要发扬党内民主,依靠全体党员,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加大对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监督力度。
第六个趋势,全面从严治党将大踏步向基层延伸。按照中央要求,从2016年开始,我们特别注意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中纪委在反腐败问题上是有战略部署的。十八大之后的头两年,重点是“打老虎”,查处省部级以上的,主要形成一种震慑。从2015年开始,重点向地市级延伸。从2016年开始,则向县以下的基层延伸。
群众对基层腐败问题的反应很强烈,比起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苍蝇”感受更为直接,也更为痛恨。这些“苍蝇”最影响干部群众对党的认识、对领导的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这些年有些地方的基层腐败很严重,为什么?有这样几个原因值得注意。
第一,没有充分的人力物力进行全覆盖监管。无论是管党还是治党,解决腐败问题都得有人去管。在基层,面对几万、几十万的群众,管理乡镇的领导只有那么几个人,有时候真的是管不过来,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第二,基层工作繁杂琐碎,问题隐蔽性强。
第三,人际关系复杂,很多问题难以发现并及时解决。特别是有些村子里家族势力很重,人际关系复杂,通过这种关系掩盖起来的问题,一时发现不了。
第四,一些基层党委、纪委缺乏治理基层腐败的决心、勇气、智慧和方法。现在,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很年轻,对自己的事情考虑得比较多,他不是想的如何在反腐第一线上建功立业,而是想躲避矛盾,不想去得罪人,这样做怎么能搞好基层反腐问题呢?所以,真的反腐败就要不管上层下层还是基层,首先要有决心、勇气,没有决心、勇气的话根本办不成。
除了决心和勇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智慧和方法。如果没有智慧和方法,人家搞了腐败以后你也看不见。所以勇气和决心、智慧和方法,二者不可缺少。
根据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要求,从2016年开始,要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力度,重点是查处和纠正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务、拖欠群众钱款等突出问题,还有就是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等领域的强占掠夺、贪污挪用等问题。还包括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吃拿卡要,甚至欺压群众的违纪行为。因此,要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定期梳理问题线索,对反应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期办结;要定期曝光违纪问题,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