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郝立新: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5)

第二个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个观点非常突出、十分重要。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讲话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作出了分析,并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提到了三个命题:一是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对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范围是很宽阔的,我们不单要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还要研究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包括了习近平同志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集体的重要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前面讲到的,在学科上“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观点: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并提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应该认真去对待、认真去学习。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