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
注重协调性,就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协调好政治生态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促进“四个全面”协调发展,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是实现政治生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一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做到统筹兼顾,既要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方面的小康,也要实现政治方面的小康,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政治小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就是要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这一战略目标提供政治保证和支持。
二是实现政治生态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协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动力,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我们要站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亟须通过变革传统政治文化、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形成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正能量、提供舆论支持、营造政治氛围。
三是实现政治生态与全面依法治国相统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基础,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让法治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内在信仰,为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打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与此同时,政治生态也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环境支撑,良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四是实现政治生态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而为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提供保证。同样,全面从严治党也离不开良好的从政环境,通过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政治生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