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生态文明概念提出之前,经济发展走的是高碳路径,也就是高能耗、高污染,为了GDP什么都可以放弃。而生态文明要走的是低碳经济的模式。
低碳经济是指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主要存在于消费领域,企业与居民的碳排放量之比是3∶7;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存在于生产环节,其比例为7∶3。这也说明,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在生产领域。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是我国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但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压缩工业生产,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高碳经济和高碳生活是从欧美工业革命开始的,欧美日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近二百年内就已经埋下高碳经济和高碳生活的祸根,直至今日,高消费维持经济繁荣仍旧是资本主义的法宝。随着近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高碳经济和高碳生活通过工业转移、商品倾销及城市化加速,使耗能规模继续扩大,不仅资源、能源紧缺,而且整个地球已经无力再容纳人类所排出的废物、废弃、废水,全球气候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几十年的污染程度相当于历史上的上千年、上万年。人类难以适应。因此面临着控制排放和调整适应两大难题。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革命。传统增长方式以高碳能源为主的高碳经济。我国的电力发展70%用的都是煤炭,其他清洁能源的总和还不足30%。低碳经济是对目前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方式的扬弃,是一次新的能源革命,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中国能源煤炭比重大,水电、核电、新能源所占比重小,石油、天然气短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为70%左右,比国际水平的27%高出40多个百分点。因此,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必须加快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新能源。
要发展低碳经济,中国不仅需要调整能源结构,而且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抑制过剩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几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低碳能源
1.核电
核电是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之一。当然,大家对于日本海啸引起的核电事故还记忆犹新,欧洲一些国家甚至宣布放弃核电。但是随着核电技术的提高,核电也变得越来越安全。尽管煤炭的利用没有多大风险,但是它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相比较之下,核电算是一种清洁能源。美国提出到2025年,核能在美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提升到10.5%。中国准备到2020年将核电的比重提高到占电力总容量的4%。可以说,中国的核电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2.生物能源
在生物能源方面,我们应该向巴西学习。巴西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2006年,巴西的乙醇产量就达到了30亿升。所以,目前巴西的生物燃料已经替代了40%的进口石油和煤炭,80%的汽车已经使用了乙醇与汽油的混合燃料。中国的生物能源发展和巴西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