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创新,应着力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适应军事理论创新需求,培养优秀人才,一个关键点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将重点培养对象转到“中校”上来。西方国家军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中校定律”,其军事理论创新的灵感和火花往往发轫于40岁前后的中青年军官,理论创新的成果也多产于其求学进修期间。比如,美军秉承“终身教育”理念,对中青年军官的职业教育可谓格外重视,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教育机会和宽松的研究环境,使其可在军地各类高校攻读学位、参加高级研讨班和短期客座研究等,进而为军事理论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美军前任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雷文上世纪90年代初任中校时,在海军研究生院进修期间深入研究了经典特战战例,并在此基础上于1995年出版了特种作战理论方面的奠基之作——《案例分析:特种作战的理论与实践》。2011年5月1日,麦克雷文运用自己独创的特种作战理论,指挥“海豹”突击队成功击毙本·拉登,进而为一场历时10年之久的“猫鼠游戏”画上了句号。
将培训方式转到信息网络上来。灵活便捷的网络化远程教育培训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军队也是如此。韩国陆军已建成超高速信息网,为包括军事理论在内的各种远程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可以想象,通过信息网络手段,能将军事理论方面的教育培训推送至任何想要到达的地方,这必将为工作岗位经常变动或没有大块时间学习军事理论的人员,随时随地接受专项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