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名士兵,紧跟部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步伐,熟练驾驭我军两代三型主战坦克,刷新7项实弹射击纪录,被誉为 “铁甲兵王”;
他拿到坦克通信、射击和驾驶3大专业特级资格证书,破解12项装备技术难题,被誉为 “三特精兵”;
他走上信息化讲坛为各级官兵传授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带出50余名特级专业技术骨干,被誉为 “士官教授”……
这样一名士兵,就是陆军第38集团军四级军士长贾元友。入伍18年来,他始终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誓言,在强军兴军征程上迈出铿锵足音。
从家信“难产”到当选十八大代表
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的贾元友,13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为帮家里还债,他初中毕业就开始了辍学打工。
1998年12月,已是家里顶梁柱的贾元友报名参军。贾元友的父亲曾在驻内蒙古某部服役,更是一名老党员,“我家穷,但父亲在村里很受尊重。”贾元友说,“来部队前,父亲再三叮嘱:好好干,争取早日入党。”
然而,入伍来到38集团军的第一个周末,新兵连组织写家信,就难坏了文化水平不高的贾元友。
班长徐斌从格式到内容,耐心地教贾元友改了十几稿,撕碎了8张纸才写成了第一封家信。
“难产”的家信,成为贾元友恶补文化知识的起点。很快,他在新兵营给党组织写下了自己的第一封入党申请书,“这在当时还引发了个小轰动。”回想往事,贾元友现在还有些不好意思。
2000年,贾元友所在连队发展新党员。大家眼里,经常在比武场上摘金夺银的贾元友肯定是不二人选。然而,指导员孙玉伟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把我叫到连部,说,你的理论素养不够,还要加强学习。”
为了从根子上激发贾元友的动力,孙玉伟有意识地给他加压。慢慢的,党的创新理论照亮了贾元友人生的道路,他先后撰写了近2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400多篇心得体会,成为团队的理论学习标兵。
2001年7月,贾元友正式成为一名党员。2012年5月,贾元友被原北京军区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