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林:仁义之道——中国传统社会之信仰(3)

周国林:仁义之道——中国传统社会之信仰(3)

士民之循道

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仁义之道成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进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与其生活水乳交融。就其基层民众而言,他们的行为虽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却实实在在地显示出仁义之道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来。各地的方志、宗谱中,这类记载不胜枚举。这里以明清武昌的一个周氏家族为例。据清代咸丰、光绪年间先后编纂的三修、四修《周氏宗谱》记载,这个家族在元朝末年由江西鄱阳迁入武昌。明初,二世祖周缙任永清典史,代行知县事务。值靖难之役,周缙站在建文帝一方。燕王朱棣称帝后,周缙被捕入狱,其长子周瓛自愿代父服刑。而其次子周琳以长兄应在家中主事为由,态度坚决地去替父服刑,后戴罪立功,战死于沙漠,可谓忠孝两全。其后,这个家族以诗礼传家,耕读为业,后嗣兴旺发达,涌现出不少热心乡邦事务、从事慈善活动、孝老爱亲、遵纪守法之类的人物。

至于士大夫阶层,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要强烈,为了政治信仰敢于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如东汉桓帝、灵帝在位期间,宦官势力膨胀,把持朝政,“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致使政治局面混乱,社会秩序荡然。这时,以李膺、陈蕃等人为代表的一派正直官员挺身而出,同宦官及其爪牙作斗争。以郭泰为首的成千上万的太学诸生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为国家命运奔走呼号。

对于历史上敢于坚持信仰、奋力抗争的人物,宋代的文天祥曾创作《正气歌》予以赞颂。从“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直到唐代藩镇割据期间的正义之士,时穷节乃见,是因为他们正气在身,“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而文天祥本人同样充满浩然之气,他坚定不移地保卫南宋江山,拒绝投降,“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在《过零丁洋》中,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在他死后,人们还从其衣带上发现他的绝笔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本传)在古代为政治信仰而奋斗的人物之中,文天祥很有代表性。

及至清朝后期,在反抗外来侵略、变法图强的事业中,众多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胸怀大义,使仁义之道的内蕴进一步升华,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英军进犯,维护国家利益,却遭到诬陷,被发配到遥远的新疆伊犁。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他没有为个人的遭遇长吁短叹,而是心系社稷。其《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烈情怀。在这常人会感到心酸的时刻,他竟然不失幽默之性,诗以“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作结,显得极其从容淡定,实在是他内心深处坚定的信仰使然。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人士谭嗣同面临杀头的危险,他是有机会逃走的,友人也劝其逃走。这位撰写过《仁学》的倔强的湖南人,下定决心要用生命去实践仁学,以鲜血来唤醒国人,故在临刑前还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诗篇。真正的爱国者之循道,是不惜以身相殉的!

以上简略的论述说明,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为华夏文明演进而求道的先哲,涌现出从思想家到乡绅的庞大的弘道队伍,更有一代接一代的民众真心诚意地循道、难以计数的志士仁人不惜以身殉道。人们常常惊叹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绵不断,这就是最深层的原因。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是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战略思考,意蕴深邃,目光远大。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确立全民族共同的信仰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仁义之道这一宝贵遗产,从古人的嘉言懿行中获得启迪,引归身受。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