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溥:京味儿地理漫谈(7)

摘要:在北京,可能在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胡同里,就曾经发生过影响中国的事件,可能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就曾经住过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让我们跟随陈溥老师,去观察、搜寻这些普通的四合院、小胡同、小街道,去感受那历史的遗存、文化的热度和时空的变迁。

关于白塔,一直有很多的谜团和传说,时间关系,只讲几个例子。一个是关于白塔烧毁之迷。刚才我说了,1368年,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白塔寺。可是仔细看一看记载就有点奇怪了,1368年这场雷火是什么时候?它写的是是元月份,就是在1368年元月份,一场大雨伴着大雷,把白塔寺烧毁了。大家想想,元月份差不多是北京最冷的季节,不可能下大雨的。如果天气再热再暖和也只能是雨夹雪,冷了那就是大雪纷飞了,怎么可能在北京的元月份有大雨,而且还伴随着雷电呢?雷电在北京是到惊蛰节气以后才可能有的,冬天怎么可能有雷电呢?可这写的恰恰是,元月份一场大雨打雷摧毁了万安寺。而且当时还有很多描写很奇妙,它是这样写的,首先“雷雨中有火自空而下,其殿脊东鳌鱼口火焰出”,在殿脊的兽吻上,有一种兽吻叫鳌鱼口,从那里喷出火来了。最后“佛身上亦火气”,佛身上起火就着了。当时,也有诗描写这场大火,个别句子这么写的,说“恐有怪龙遭电取,人传妖鸟生譌火”。什么是怪龙、什么是妖鸟,没有说明,但是大家认为很奇怪。总之,这场大雨下的时间很奇怪,下的形状也很奇怪,传说也很奇怪,究竟其中的奥妙,至今也没有答案。这是关于白塔寺烧毁的谜团。

再有就是关于白塔寺和元朝的关系,细究起来也很奇怪。刚才我说了,白塔寺是至元八年(1271年)开始修建的,这是哪一年呢?这恰恰是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的第一年,也就是元朝成立的那一年。然后过了八年(1279年),白塔竣工,这是哪一年呢?恰巧是元朝灭南宋,统一元朝这一年。到了1368年,白塔寺烧毁,这是哪一年?这恰好是元朝灭亡这一年。1368年的1月份,大火烧毁了白塔寺。然后8月份,徐达带明军攻入大都,元朝就灭亡。所以,白塔寺的兴衰和元朝的兴衰完全同步,这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什么奥秘,咱们也不知道。

白塔寺还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是,白塔寺的空中曾经飘下哈达。那天正好乾隆在白塔寺里面摆千叟宴,就是乾隆请了一千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摆筵席,表明他敬老尊老爱老。正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降下了很多哈达。乾隆特别高兴,认为是天降祥瑞,还写了很多首诗赞美这件事。大家说,这事可能吗?后来有专家认为,这个事倒有可能,为什么?因为哈达是藏族人民互送祝福的一种形式,他们不仅互相送,而且拜佛的时候也送给佛,很多朝拜白塔的人把哈达献给白塔。而且这个哈达非常大,不但有白的,还有红的,当时有人用百尺红绫来做哈达。而且不是仅送给庙里的主持就行了,还要把哈达亲自挂在白塔上。怎么挂呢?当时附近有很多匠人,他们技艺很高,不用搭脚手架,只要有两个松镐立在那,然后用绳锁很快就爬上去,把哈达披到白塔上,这在当时叫“白塔寺挂红袍”,或者叫“白塔寺披红袍”。所以,在皇帝搞千叟宴的时候,很可能白塔上的红的白的哈达被风吹下来了,所以就认为天降祥瑞了,这倒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个最出名也最神奇的传说,是关于鲁班锔白塔的故事。鲁班锔白塔是这么说的,有一年地震,白塔裂了,而且裂口越来越大,非常危险。很多匠人都来看,但是都不知道怎么修。后来有一天,来了一个老头,他在四周转,一边转一边嚷嚷“锔大家伙、锔大家伙”。有人拿出大锅让他锔,他说不行太小了。有人又拿出大缸让他锔,他说不行也太小了。后来人家就说,那你就锔白塔吧,这是个大家伙。当天夜里,雷雨大作,在雷雨声中,有人听到“嗵嗵”的金属敲击声。第二天,雨过天晴,果然看到白塔的塔身上有七道铁箍,锔铁箍的锔子都一尺多长。人们说,那个白胡子老头就是鲁班,是鲁班把白塔给锔了。但是大家知道,鲁班是春秋时候的人,跟白塔相差千年的时间,鲁班不可能锔白塔。但是在1976年地震以后,重修白塔时,当扒掉外面的灰泥,果然看到白塔里面有七道铁锔,而且铁锔确实是尺把长。大家仔细看,现在在泥灰外面也可以看到一道一道的铁锔子。当然这个铁锔子不可能是鲁班锔的,但是究竟是何人所锔,何时所锔,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到现在也是一个迷。

在修白塔的时候,在塔刹上发现了很多佛教的珍宝。其中最出名的是乾隆御笔《波罗蜜多心经》,还有雍正御刻的清代新版的《大藏经》,同治的三世佛,赤金镶红宝石的长寿佛,五色的观音像,以及许多的珍珠、珊瑚等珍宝,这些现在都在首都博物馆。

我最近又去了一次白塔,白塔寺的山门比马路低将近半米多,从这个高差也可以看出白塔寺的古老。出了白塔寺以后,再往东走,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寺庙。大家会说,中国的名山大庙多了,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庙很多,北京的潭柘寺、碧云寺等都非常大,怎么可能有一个等级最高的庙在阜成门内大街?这里没有地啊!咱们说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和建筑等级高,还不是同一个概念。这座庙不是很大,历史也不是很久远,但是确实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庙,什么庙呢?就是历代帝王庙。出了白塔寺,往东走一点,路南可以看到一个很长的影壁(照壁),这个影壁是红色的,可是它整个周圈都由绿色琉璃瓦包厢着,还有绿色琉璃瓦的歇山顶。在影壁的对面就是高大的庙门,庙门两边有八字影壁,在庙的旁边有两块下马石。下马石上用蒙、汉、藏等文字写着“官员等到此下马”,可以看出这个庙宇的等级来。而且原来除了这些影壁、下马石等以外,在庙门前还有三座石桥,在庙门的东西两边还有两块非常漂亮影壁、牌楼,这就是民国年间帝王庙前的一块牌楼。前面靠西有一块牌楼,东边还有一块牌楼,这个牌楼叫“景德街”牌楼。庙门加上影壁,庙前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小街道,这个街道叫“景德街”。这个街一般是不许人走的,老百姓都得从影壁后面绕过去。所以,没有进庙以前,已经可以感到这个庙的规格了。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南京建过一个帝王庙,后来迁都北京以后,帝王庙没建,每次祭祀都要派遣使臣到南京的旧庙去,很不方便。因此,到了明嘉靖十年(1531年)的时候,就在北京原保安寺的旧址上建成了新的历代帝王庙。虽然历史不是很久远,但是到现在也已经500年了,它是现在中国唯一一座历代帝王庙。在庙里供奉着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明朝崇祯的帝王将相和历代功臣名将,一共是188位帝王,79位历代功臣。每年春秋两季,历代帝王庙都要进行盛大的祭奠。从明嘉靖十一年到清末380年间,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而且明朝的嘉靖帝,清朝的顺治、雍正、乾隆、嘉庆等都亲自主持过祭奠。所以,历代皇家对历代帝王庙都是非常重视的。正因为是皇家公祭之地,所以历代帝王庙采用了皇家庙宇中的最高建筑等级。

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叫景德崇圣殿,这个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寓意九五之尊,“九五”这个数是不能随便用的。另外,它的屋顶是黄琉璃瓦铺就的重檐庑殿顶,这个屋顶也是中国等级最高的屋顶,屋里金砖漫地,五彩斗拱。另外,它有60根柱子,通体都是金丝楠木大柱。下面是汉白玉阅台,前面三处壁,中间是御路,这些都说明了它的建筑等级很高。像这样高等级的建筑,在全中国只有紫禁城的太和殿、乾清宫,明长陵的祾恩殿,还有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是这种规格。在大殿的前面,还有东西配殿和四座高大的碑亭。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