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溥 北京热力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6/0707/898439.shtml
精彩论述:http://www.71.cn/2016/0707/898440.shtml
几十年来我一直非常热爱北京,一直在研读北京。这应该说和我的经历有关。我是上世纪50年代初和家人一块来到北京,到现在算起来已经整整60年一个甲子了。我来北京的时候还不满10岁,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已经在西安、郑州、南阳、洛河、徐州、南京、长沙、南昌等很多大小不同的城市居住过。因此呢,我好像对居住的环境,对城市的特点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敏感。每到一地,我就催着家人带我去看当地的名胜古迹,我也尽自己的所能到处转,就想了解对比一下各个城市,各个环境之间的特点不同。到了北京以后呢,这种兴趣就更浓烈了,因为北京可看的东西太多了,我就经常去转胡同,看不同的门楼、门帘、门墩等等。
当时我家住在宣武门外校场口,我每次到宣武门,到西单去,都会在达智桥那碰到一个院落,这个院落不像是一般民居,而更像一个小庙。后来我就向当地的老人打听,最后知道这是明朝忠臣杨继盛的住宅。杨继盛曾经冒死上书皇帝,揭露严嵩的10大罪行,后来反倒被严嵩关进了监狱,惨遭杀害。到了清朝,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祠堂,专门吊唁杨继盛,后来我又知道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千名举子的公车上书活动也是在这个院落进行的。当时我已经在历史课上学了戊戌变法,知道戊戌变法的筹备工作就在我的家门口进行,我感到特别吃惊。后来呢,我又知道像康有为住在菜市口南边的米市胡同,梁启超住在粉房琉璃街,谭嗣同住在北半截胡同,都离我家不远。我一次次走进他们的故居,仿佛一次次走进历史,我感到北京确实是太博大、太精深、太深邃了,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地研读北京,好好地认识北京。我家在北京住过很多地方,每住一个地方我就先从家门口开始转起,然后范围逐渐扩大,就一边踏查寻找,一边了解打听相关的历史传说等等。然后到书籍资料上去查材料相互对证,有的时候也先从书籍的资料上查到某个古迹,然后再去找实物。当时也没有照相机,我还画了很多速写,所以几十年下来积累了很多资料。当我的女儿长大懂事以后,我就带着她一块转。我们探寻的范围应该说逐渐扩大,从城区到郊区,从近郊到远郊,乐此不疲。后来我的女儿远赴澳大利亚留学,在中外文化的激烈撞击和对比中,她感到历史很短的澳大利亚,对文物古迹非常重视,像发现悉尼湾的库克船长住过的小屋,还有旧的总督府,悉尼大学的早期建筑都保存得非常完整。她的住所附近有一根烟筒,实际上只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早废弃不用了,这在中国根本无所谓的东西。但是这个烟筒也仍然非常好的保存着,而且挂着铭牌。她感到对比起来,咱们对古老北京的保护和认识太不足了。后来她就跟我说,说爸爸咱们也学学澳大利亚,咱们把几十年来积累的资料都给整理出来,让大家能够更加认识北京热爱北京,为维护古都的风貌尽一点绵薄之力。后来我们就商量说写些什么?怎么写呢?像天坛、颐和园、紫禁城这些大的名胜古迹,应该说写得就比较多了,各个旅游书上都有,大家也都清楚。但是很多普普通通的小胡同、小街道、小院落却很少有人涉及。而我们认为这些正是北京的特征,或者是北京的本质。因为可能在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胡同里,就曾经发生过影响中国的事件,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可能就曾经住过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所以我们决定就写这些普通的四合院,普通的小胡同,普通的小街道。我们深入到一个个街区仔细观察、认真搜寻、仔细梳理。我们想就让大家知道,北京除了那些名扬中外的古迹以外,几乎每一个街区,每一条街道,每一条胡同里,都有历史的遗存,都有珍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呢,我就具体地来讲北京。今天咱们讲的题目叫京味儿地理漫谈,就从城市的微观地理折射北京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北京有50万年以上人类活动的历史,有3000余年的建城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古迹遗存,所以北京可讲的方方面面简直太多了。
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滴水可以透视太阳,咱们就以小见大,从分析剖析一条街道、一个胡同、一个院落来让我们感受北京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丰厚。但是即使是讲一条胡同、一个院落、一个街道,内容也特别多,可能两个钟头都讲不完,所以只好有些东西就不展开讲了,咱们就是点到为止,跟大家一起聊聊。咱们先讲一个院落,从小的讲起,“一座神秘的大宅——毛家湾13号宅”。
一座神秘的大宅——毛家湾13号宅
毛家湾13号宅在什么地方呢?在皇城的西北角,地安门西大街以南,西四北大街和西皇城根北街之间,有这么一条狭长的地区,这里有太平仓、毛家湾、大红罗厂等几条大小不同的胡同。可能是因为紧临皇城,所以从明代起,这里先后就建有侯门大院、皇家庙宇、皇家仓库、阿哥王府等等。这里可以说也充满了神秘色彩,而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未解之谜。咱们说的毛家湾并不是一条胡同而是三条胡同,分为中毛家湾,这是比较长的一条胡同,在他南边是前毛家湾,北边是后毛家湾。咱们指的毛家湾宅是什么呢?就是在中毛家湾和前毛家湾之间,这个地方的几座住宅。大家知道在10年文革中毛家湾声名极为显赫,因为那时候林副统帅住在毛家湾,那里是深宅大院戒备森严。很多人当时就说,林副主席和毛主席确实关系不一般,连住都住在毛家湾。毛家湾可能是和毛主席有什么关系?后来也有人等林彪摔死以后说,说林彪纯粹是为了拍毛主席的马屁,把他的住地改成叫毛家湾了。实际上这些都是牵强附会,毛家湾和毛主席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林彪的改名,应该说从明朝起这个地方就叫毛家湾,而且从明朝起这个地方就建有豪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