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溥:京味儿地理漫谈(9)

摘要:在北京,可能在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胡同里,就曾经发生过影响中国的事件,可能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就曾经住过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让我们跟随陈溥老师,去观察、搜寻这些普通的四合院、小胡同、小街道,去感受那历史的遗存、文化的热度和时空的变迁。

3

天王殿

4

圆通殿

这是圆通殿,就是着火的那个殿。

广济寺因为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高,所以里面存着很多佛教珍宝。广济寺有七绝,叫宝鼎、指画、铜罗汉、方缸、戒台、古化石和五叶槐。

咱们来说一下指画。在大雄殿的后面,挂着一幅巨型的指画,这个指画是乾隆九年,名画家傅雯受乾隆的旨意,用手指头画成的。指画一般都很小,但是这个指画却非常大,高5米,宽10米。这幅画挂在大雄宝殿后壁上,叫《胜果妙音图》,是国内现存的最大的一幅描绘佛祖说法的指画。画面上,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座上为众位弟子讲学,底下坐着100多位弟子,这100多位弟子形态、神态各不相同,有胖有瘦,有丑有俊等,画得非常好。而且画中还有中国历史人物,比如关羽、关平、周仓、布袋和尚等等。这幅画不论从画法、技巧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很特殊,因此,被称为广济寺一宝一绝。

广济寺还有一绝,就是戒台。在广济寺的西跨院里,有一个戒台殿。这个戒台殿里,有一个汉白玉铸成的三层的戒台,现在还保存完好,这是北京市内唯一的一个戒台。广济寺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所以它也是中国佛事活动的一个中心,每年都要举行很多中外佛事活动。因此,像印度、尼泊尔、日本、朝鲜等国,给它送了很多佛教珍宝和典籍。广济寺现在藏有的佛教典籍,文字就达23种,仅收录的大藏经就有12个版本。这些佛教经典是国内研究佛教的重要典籍。

路北除了以上三个寺以外,在白塔寺的西北边,原来还有一个大庙,叫朝天宫。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庙。朝天宫也毁于明末大火。元朝的时候,在白塔寺的西北有一座道观,叫朝天宫,元末逐渐衰败了。到了明朝,在南京水西门内建有一个朝天宫,是百官习仪的场所。百官觐见皇帝的时候,有很多的礼仪,他们先要在朝天宫里学习这些礼仪。明朝迁都北京以后,于明宣德八年决定仿南京的式样,在北京也建一座朝天宫,选址在天师府的旧址。朝天宫规模很大,建成以后,不止是百官习仪,也成了北京最大的道教宫观。为什么这么大呢?我刚才说了,这实际上和各代的宗教兴衰有关系。元朝最重藏传佛教,所以白塔寺最大。而明朝重视道教,所以后来成为道教宫观的朝天宫就搞得最大。明成化十七年又把朝天宫重修了一次,修成了具有十三重殿阁大庙。一般的庙都有三四重、五六重殿就可以了,它有十三重殿,可见其规模之大。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