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公务员“平时考核”才能真正打破大锅饭(2)

规范公务员“平时考核”才能真正打破大锅饭(2)

强化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十分必要

依据《公务员法》,“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平时考核不仅是公务员考核中的一个具体考核种类,实际上也是整个公务员考核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关键环节;不仅是对公务员日常履职状况的考核,也是最终评价公务员履职水平和质量的一个根本依据。

明确要强化公务员平时考核,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今,干好干孬一个样,已经成为公务员群体根深蒂固的思想顽疾。让想干好工作的公务员没有激情,让不想干好工作的公务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这是政府和公众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与其他任何社会职业一样,公务员职业要想有效避免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确保形成“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职业激励机制,基于日常履职状况的平时考核,同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否则,一旦没有平时考核作为一种基本尺度、约束,势必不仅会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还会进一步催生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一种劣胜优汰的职业逆淘汰机制。

此外,与一年一度的年末集中考评相比,强化“平时考核”无疑是把对公务员的行为监督和绩效考核关口前移,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务员考评的客观性与精准度,而且能够充分彰显绩效评估的时效性和激励作用。

推行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 三个环节不能少

基于对公务员有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特性考量,“平时考核”的知易行难恐在所难免。如何确保“平时考核”的质量与效益,需要着力把握好三个关键性环节。

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尽管每个公务员都不乏具体的职责界定,且《公务员法》也明确列举出“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的考核内容,但是鉴于行政机关千差万别的岗位分工和难以量化的工作任务,包括诸多不期而遇的临时和突击性活动,如何让考评标准条清缕析、切实可行,更好地体现出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的有效融合,的确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工作思路与管理智慧。

公平公正的考评过程

公正考核不仅需要公开透明的群众监督,更需要敢于说实话、言真情、下断语的客观无私的评价氛围。在“熟人社会”的现实语境下,尤其要防止、规避“人情因素” 对绩效考核的影响和扭曲。基于人们对“人情”、“面子”等的习惯性顾念,不屑是非对错、不敢仗义执言的“好人主义”和“好好先生”并非个例,甚至不无干活越多、得罪人越多、反对票越多的奇怪现象。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加强对公务员考评的公正性教育和监督,引导机关干部认真负责地参与考评,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和评价他人,并在实际操作中适当引入第三方。

奖罚分明的结果运用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差别的原因,不只在于公务员年度考评的“走过场”,更在于考评之后波澜不惊的“没动静”。运用好“平时考核”的结果,既可为政府机关的人员管理提供阶段性总结的一手材料,更可以对公务员的向勤去懒和改过自新增添倒逼动力,其激励效应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