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光”环消散,更唤“精英”归来

海归“光”环消散,更唤“精英”归来

海归,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海归的素质出现分化,其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去年,我国出国留学回流率已超过50%。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从“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海归已从“黄金时代”逐步进入“镀金时代”,现在已步入“青铜时代”,海归“去光环化”将成必然趋势。

据教育部统计,改革开放至2007年,我国累计留学出国人数为121.2万人,累计留学回国人数32万人,回流率仅26.4%。到2015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04.21万人,留学回国人数总量达221.86万人,回流率达54.8%,比2007年提高一倍。单纯从海归回流率上看,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这其中有不少“海归”成了“海待”,个中缘由更值得思考。这与一个时期以来出国留学潮涌,盲目出国留学造成的留学质量不高,毕业回国后不能适应本土用人单位要求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尖”留学归国人才并不多,而国内恰恰非常短缺这样的精英海归。在此意义上,海归们的“尴尬”,不过是高端海归稀缺的表征而已。

资料显示,我国高端人才缺乏,在当下和未来较长时间,最为紧缺、最为需要的是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从国际话语权来说,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从国际影响力来看,权威机构评选300多位对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我国入选的科学家不到10位。由此也导致,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在不少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依然受制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境地,严重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转型升级的瓶颈和加快发展的短板。

737

如何尽快消弭这个短板?在加快培养本土高端人才的培养的同时,通过吸引高端留学归国人才来填补,就是一个有效办法。达此,一方面,需要改变过于个人功利取向的海外留学。一个时期以来,在不少海外留学人员中,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为着短期的功利目的而学,缺乏远大的专业理想和持之以恒的学术动力。概言之就是,出国留学是为了未来就业,甚至是如果不能实现在海外就业,退而求其次才回国就业。然而,把留学和就业进行简单化甚至机械化的挂钩,本非大学教育的终极指向,只是单纯世俗化的实用目标。还有就是,海外留学者多取“知识型”一途,鲜有去发达国家接受优质的技能教育者,这就不能完全顺应我国的人才需求导向。如此海外留学,不仅在认识起点和逻辑起点上已存在谬误,即使在市场的角度,也没有很好地自然对接。因此,与学成高端、行稳致远还有相当距离。

另一方面,则是以良好的制度环境,吸引高端精英海归回国服务。国家建设需要各种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真正人才,需要中低层次的“大众”海归,更需要高端的紧缺的“精英”海归。目前,我国推出了“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这一在特殊阶段为吸引高端海归服务国家建设的特殊举措。在未来更长时期,激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则是要建立长效的、稳定的机制,保障其不为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掣肘,不成为徒具形式的官员“人才工作政绩”,真正尊重海归价值,充分释放海归作用,从而促进有真才实学的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持续回归,报效国家。配套相应高端的经济、生活、人才使用等规制,比如给予科研经费自主权,解决子女教育等实际生活问题等等,都是应有之义。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