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的时代蕴涵(4)

“中国方案”的时代蕴涵(4)

摘要:习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13次讲到“人类”。正是这种胸怀和视野,使中国共产党在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奋斗中,展现出超凡的气象和宏大的格局。

“中国方案”是坚持和平发展的方案

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方案”的底色。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把“和”视为“天下之基,万物之本”,主张“布恩信,怀远人”。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模式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鲜明地打上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烙印。

纵观近代世界发展的历史,从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到大英帝国的全球扩张,再到帝国主义的瓜分世界,大国的崛起几乎总是与武力强权如影随形,战争崛起是大国崛起的主要模式、基本道路、通常选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成为民族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平发展道路,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经济社会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方案”摒弃传统的大国发展模式,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选择的是与近代大国争霸截然不同的道路。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以及跟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发展起来,这是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铸就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也决定了中国从没有也决不会走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老路。

正如习主席所明确指出的,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中国方案”是追求人类繁荣发展的方案,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从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战略到“亚投行”的运营;从积极参与海外维和到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都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和平发展的善意和诚意。

同时,“中国方案”也是以强大实力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对近代以来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也绝不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

“中国方案”彰显“中国自信”

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方案”四个大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前所未有地彰显了“中国自信”,非常鼓舞人心。这种自信不仅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国家持久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不竭动力。习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与“三个自信”同样的高度,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书写人类更好社会制度“中国方案”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

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最终还要通过文化符号、文化力量来展示。中国方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植根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基础,代表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把“文化自信”融入“中国方案”,必将极大地鼓舞中国人民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胆略勇气,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笃定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