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涌现(4)

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涌现(4)

摘要:春秋“四圣”是中国历史的灵魂。当我们讲到“彬彬有礼”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孔子;当我们讲到勤劳勇敢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墨子;当我们讲到 “兵不厌诈”“兵贵神速”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孙子;当我们讲到“清正廉洁”“反腐防腐”时,很自然会想到老子。“很自然”,说明“四圣”已化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二是“文圣”孔子。

50da81cb39dbb6fdecf5cad20a24ab18962b3793

这里有两句话值得引起重视。一句话是“孔丘,圣人之后”。孔子有一位叫正父考的七世祖,辅三世君,可位愈尊愈谦恭有礼,是历史上极有名的“食粥 上卿”。这对孔子一生有影响。另一句话是“吾少也贱,故多能”,《史记》则是说“贫且贱”。孔子当过仓库管理员、会计出纳、牛羊饲养员、吹吹打打的儒者及 射击手,而且因贫贱还受过季氏家臣的侮辱。

但是,孔子一生做了四件大事:一是30岁以后创办私学,这是最大的事。孔子说到底是位教书先生,是“万世师表”。二是50岁以后的出仕,据说当 过中都宰,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当过司空,相当于国土资源部长;当过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出席过齐鲁“夹谷之会”,一直到55岁去鲁周游。三是14年的周 游列国,从目的论角度讲,我把它定位在“追迹三代之礼”上。四是68岁后归鲁,整理文献。四件事中,最有价值的是开创私学,可以说毕终生之力而为之。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大的创新。他的“学习论”,是创新,在他之前没有这一说法。《论语》的编纂者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放在首篇、首章、首句,是很有道理的。孔子告诉人们,做学问除了“学习”这个笨办法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