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国内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两大方面压力。
1.受周期性影响,中国经济处于长周期下行通道。
什么叫长周期下行通道?按照经济学理论讲,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三个周期:第一个是长周期,50-60年是一个长周期,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具体表现为大约前30年上升,后30年下降;第二个是中周期,9-12年为一个中周期,具体表现为前4-5年上升,后4-5年下降;第三个是短周期,短周期为48个月,也就是4年左右是一个短周期。
从长周期看,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长周期的从上升到下降的下降通道。过去35年我国经济是高速增长,平均增长速度是9.7%、9.8%。今后30年,按照周期性规律推算,中国应该是下行通道,也就是处于从高向中、从中到下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为什么会下降呢?因为这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说,一个经济体在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必然要从高到低。比如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都一样,这些国家原来也是贫穷国家,他们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中上等收入迈进的时候,经济增长也是先低后高,到一定时候又开始下降。那么,到什么时候开始下降?一般是到中上等收入国家以后开始下降。中国目前恰恰处于从低收入迈向中上等收入的阶段。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只有一两百美元,到2016年我们已经达到8000美元,叫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就是典型的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从200多美元升到8000多美元这一阶段是高增长,而今后由8000多美向10000万美元、20000万美元、甚至是30000美元迈进时,经济增速必然要下降,这是历史规律。
那么,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会下降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经济总量变化,也就是经济增长的基数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基数越来越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现阶段消耗的物资财富、给环境带来的压力都要比在低收入阶段大得多。比如,2000年和2015年相比,2015年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2000年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再比如,2015年我国人均GDP增加了4万多亿,而这4万多亿相当于2000年的40%以上的GDP,就是说我们6.9%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长相当于2000年的40%以上。所以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财富总量和消耗的物资总量是过去的好几倍,所以体积越来越大,增长速度就越来越低。
第二,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开始从过去的不成熟走向成熟。那么,走向成熟有几个标志?
一是需求结构发生了转换。也就是从过去投资打头转向了消费打头。那么消费打头以后为什么增长就会变慢?因为消费和投资比,投资是少数人决策,短期见效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消费是人人决策,短期见效慢,是分散决策,发散式消费,是渐进式见效。比如,投资在任何国家都是由少数人决策,就像投资一个省、一个市,那么市委书记、市长就可以决定这个投资,这样的少数人决策就比较快,见效也快。但是消费不一样,消费是人人决策,我决定我的消费,你决定你的消费,谁也决定不了谁的消费,这是大家分散式去购买、去消费,所以人人消费、人人决策跟少数人决策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一旦经济增长从投资转向消费以后,消费开始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就会降下来。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大幅度增加投资呢?因为投资到了中上等阶段以后会发生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投资空间会变小。
第二个变化,投资边际效益会下降。到中上等收入阶段以后,每投资一个单位的资金、带来的GDP、带来的财富增长都是下降的。我曾经做过一个计算。20世纪90年代我们每投资一块钱,带来的GDP也是一块钱,是1:1。但是到了2015年,我们每投资1块钱,形成的GDP只有0.5元,边际效益下降。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好投的空间都没了,剩下的全是难投的地方,全是技术含量、资本含量比较高的地方。有人问为什么投资空间会变小?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在天安门广场建一个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建完后如果想在旁边再建一个,可能吗?可能性就非常小了。再比如,我们举办奥运会建了鸟巢、水立方,建完鸟巢、水立方后旁边就不可能再建鸟巢、水立方。建完一段高铁之后就不需要再建了。所以说投资空间变小,只能靠消费拉动,而依靠消费拉动就意味着是低增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