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推动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海洋大省,海南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定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快推进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努力扛起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使命。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关键是要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海南虽然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洋经济相对薄弱,与海洋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支持海南利用南海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海南经济”。“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海南要坚持把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放在全省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加快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发展壮大海洋旅游、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装备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深海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发展海洋先进适用技术。海南要抓住历史机遇,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推动中科院深海研究所等海洋研究机构落户入驻;二是深化与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合作,共同创建全国海洋科技合作区;三是在海洋渔业、油气化工、海洋生物、新能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海洋科技专项行动;四是办好热带海洋学院,加快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全面推进三沙市建设。设立三沙市是中央作出的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海南要全面推进三沙基层政权建设,完善三沙政权架构和制度构建,推动三沙基层政权由西沙向南沙有关岛礁扩展;全面推进三沙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军民融合发展要求,加快有关岛礁路网、水网、电网、光网、气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三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海上观光、深海捕捞等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三沙海洋执法能力建设,改善海洋执法装备水平,提高海洋执法能力。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在实施“多规合一”改革过程中,海南已划定了海洋生态红线。目前,海南全省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达2920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的12.3%。2015年,我们对海南岛1823公里的海岸线进行了全面整治,初步恢复了生态原貌。当前,我们正在制定系统措施,全面加强三沙各岛屿岛礁绿化和岸线、沙滩、生物等资源的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今后,海南要依法规范用海行为,坚持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积极推动海南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通陆海联运通道,打造畅通、快捷、便利、高效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旅客和货物运输便利化。继续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公益服务、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将海南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海洋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东盟优势产业合作示范区。不断加强与南海相关国家和地区在防灾减灾、海上应急救助、海上搜救等方面合作,持续保障海上航道和海上生产的安全。
(作者: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