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各地发展必须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许可限度。

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发展基础和条件各异,协调区域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我国在“九五”时期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此后相继推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随着这些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是,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丰富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增强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区域发展各项战略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协同性。全面落实“十三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必须深刻认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协同实施国家各项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从空间上看,国民经济是由区域经济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国民经济总量,也影响国民经济结构;不仅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率,也影响社会发展公平性;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人与自然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未来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要保持在6.5%以上。实现这样的增长目标,需要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将培育和形成规模不等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不能再走主要靠资源要素大规模投入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着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将进一步促使区域分工合理化,提高各地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

有助于增进社会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防止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过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这将有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确保这些地区的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各地发展必须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许可限度。“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这将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格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的匹配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