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

张晓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

鲜明的本质特征

为什么在波澜壮阔的95年的奋斗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性质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是我们党的鲜明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

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立足和坚守“人民立场”,鲜明地回答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感情。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为少数的人的利益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重要的分水岭、重要的本质区别。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党的宗旨。这是党的立党之本,也是党的本质特征、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环境条件、形势任务如何变化,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一根本原则始终是我们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同样是如此。我们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尽管任务不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立足和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须臾不可偏离。95年来,正是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造福于人民群众。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党的95年的历史主线,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

具体到每个党员来说,岗位可能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职务也有高低,但只要是党员,就应当站在人民立场上来观察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为人民谋利益、谋福祉,否则就离共产党员的称号相去甚远,就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尽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领域的具体工作、具体业务不同,制定和实施的具体方针政策也不同,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站在和坚守人民立场上,都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这一点是共同的,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反复强调要加强党性修养、党性锻炼,目的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坚守好人民立场,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和能力本领。工作中有失误和偏差,党员干部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于工作方法问题,也要从党性上加以分析,从立场感情上找原因、找不足,把“为什么人”的立场感情问题放在第一位,看看是否站稳和坚守了人民立场。要认识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直面问题、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本身就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守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一重大命题,还反映和体现了我们党95年来一贯坚持的唯物史观。众所周知,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石,是我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把唯心史观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尽管在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人民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境地,但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地位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前焕发、极大增强,人民主体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更加显现、更加重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所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也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的地位。坚守人民立场既是我们党的立场,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