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

摘要:“十三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主要有,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行“互联网 + 政务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加快和加大力度建设“四个政府”,推进政府廉洁履职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处理为官不为、克服庸政懒政怠政,促进各项行政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等七个方面。

一个国家的行政体制,是为履行行政事务、实现行政目标而建立起的一套行政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系,需要适应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建设和改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开展了七次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随政府换届每五年一次。现今的第七次行政体制改革,是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一届政府组成开始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简政放权、继续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的总要求与工作重心。三年多来,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向纵深发展,其显著特点是:贯穿简政放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主线,突出调整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总基调,着力强化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已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着统率引领的作用。本文拟对近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的进展作出论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十三五”时期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的若干重点。

一、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的近期进展

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为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归结起来,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特别是在经济处于下行的形势下,政府希望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简政放权的方式手段更为政府所倚重。简政放权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简政放权的重要抓手。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该归还市场、社会与地方的就归还,促成市场、社会与地方的发育和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届政府在千头万绪的行政体制改革议程中,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和改革的当头炮,表现的尤为亮眼。李克强总理上任伊始,就提出了把全国仍有的1.8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中央层面有1700多项,地方层面有1.7万项,减掉三分之一的改革任务。经过努力,在2014年年底时,在中央层面上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了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2015年又取消和下放了311项行政审批事项,总共达到了943项,大大超额完成了任务。现在,原来中央层面的1700多项,只剩下差不多的800多项了。同时,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的文件,将一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并明确表示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从今后不会再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了。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遏制经济下行的态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主要就是关于“三证合一”的改革。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迅速加以落实。例如,四川省工商、编办、发改委、公安、国税等9部门联合行文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要求各级登记机关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编码规则、统一源头赋码、统一登记表格、统一登记流程、统一档案管理,并由省工商局牵头负责“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对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主体码段进行分配 。现在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已精简了85%。同时,还推行了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的改革,有力推动了我国商事制度的整体性变革。国务院于2015年10月,专门下发了《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的文件。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开展证照分离试点,缓解市场主体办证难问题,而且在上海浦东率先实行。

三是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即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五个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政务公开推进了信息化建设在创新政府建设中的突出地位,一方面政府强调要发挥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倡导各类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也要求适应“互联网 + 思维”,挖掘政府管理潜力。2015年4月,国办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对全年的信息工作作出规划。6月,又出台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管的环境和体制。在国务院许多其他专项文件中,例如综合执法体制、证照改革等方面,国务院也特别强调了信息化作用。

四是推进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实现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程序问题,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规定了六个流程:一是公众参与,二是专家论证,三是风险评估,四是合法性审查,五是集体讨论决定,六是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责任倒查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还要发挥智库的作用。2015年初,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各类智库建设,即“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社会智库”的协调发展,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民主和法治的支撑。此外,中央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将政府协商明确列为一种协商渠道,提出了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听证机制、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等要求。

五是实行政府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为什么要实行第三方评估,因为政府工作做得怎么样不能由自己说了算的,必须由第三方对其绩效进行评估,得到社会客观的评价。实行第三方评估,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创新,理应成为重要的形式。这一将届政府纠正、克服了以往政府自我评估的不足和缺点,将第三方评估作为创新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13年国务院已引用第三方评估来督导政策落实情况,2015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重点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情况。在此推动下,不少中央机构和地方部门纷纷委托第三方进行有关评估。例如,中央编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事业单位登记和验资改革进行评估,北京市委改革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有关科技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贵州省委托第三方机构贵州省情研究会对35个省直部门、9个市(州)、2个省直管县(市)和18个县(市、区)展开政务公开透明的评估;湖北省还发布了由省社科院所作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三方评估报告。

六是建立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中办和国办在2015年3月,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并加以清理和调整,在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省级政府工作部门和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权力清单公布工作。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全部公布了省级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其中24个省份公布了责任清单,17个省份公布了市县两级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促进了简政放权,提高了政府运作效率。 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建立,是一项彻底性的改革,推进了对权力的制约,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七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推进政府反腐倡廉深入开展。仅在2015年里,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36911起,49508人受到处理,3396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从查处的情况分类来看,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的问题最突出,达到8642起;其次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等。从涉及的人员看,有10名省部级干部受到处理,8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015年,中央巡视组全面开展了专项巡视,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力度,探索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的全覆盖,还对已经巡视过的地方或部门杀个“回马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目前,中央巡视组已具备了每年可以对60多家单位进行专项巡视的能力 。2016年开春后,中央着手展开第一轮巡视,又对32家单位党组织开展专项巡视,同时,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等4个省组织进行“回头看”。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