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诞生的幕后故事(2)

《黄河大合唱》诞生的幕后故事(2)

摘要:在延安住院养伤期间,光未然忍着折臂的痛苦口授,胡志涛笔录,完成了《黄河吟》,也就是《黄河大合唱》歌词的原始创作。始料未及的是,光未然刚刚朗诵完诗歌,冼星海就走过去,激动得一把抢过诗稿喊着:“我有把握把它谱好,这是我渴望已久的啊!”

田冲深深地感佩,冼星海经过日夜突击,仅仅用6天的时间就把那些难度很大的四部合唱、二重唱、轮唱、对口唱,总共8个乐章的全部曲调谱写完成了,同时,田冲也有点搞不懂,为什么单单这首独唱曲就遇到了难题。

冼星海拿着新的一稿独唱曲自己先试唱了一遍,然后又叫田冲唱一遍听听。田冲的直觉是头一段太平板,但是考虑到时间紧迫,只要其他的歌曲都有特色,这一首差一点,也是过得去的,因此没有提出意见来。冼星海似乎看出对方的心思:“你以为这首歌不重要吗?我认为,这是大合唱中的……”冼星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但是从那有力的手势上看得出是“画龙点睛”的意思。甚至,这里也包含着一些对田冲的轻率理解的责备。

田冲试探地问:“那么,能不能把头一段谱得流畅一些呢?”

冼星海回答:“可以,但是,《黄河谣》头一段也描写黄河的奔流,那是流畅的,这样岂不完全一样了吗?它不是‘谣’,是‘颂’啊。”

田冲继续问:“这些词都是文言,总该让观众听得懂,唱的人容易上口才好,能不能更接近民歌风格呢?”

冼星海停了一下,平静地答着:“小田,因为诗人的意思是要歌颂,而且歌颂的是黄河。”

冼星海继续说下去:“小田,你知道我的普通话是不及格的,谱的曲子有的不容易上口,现在稍微有点进步,也是接触群众的结果,你要是觉得哪些地方不上口,还可以大胆地改嘛。”

突然间,冼星海觉得自己和田冲之间有了某些默契,说:“你的第一句不要唱得太高昂,要把黄河之水从高处引下来,然后,经过几个迂回婉转,再一步步高昂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样唱就不平板了,要不然,一开口就像一个英雄摆着架子唱‘我站在高山之巅’,那黄河之水就像在你的脚下,那就不是歌颂黄河,而是‘高山颂’,或者是‘自我颂’了。”

又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全部伴奏乐谱都写出来了,大家更加紧张地投入排练。

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次演出。那天,合唱队的30位同志头戴毛皮帽子,身穿夹军装——这是女同志们把棉服里的棉絮掏空后熨平的——腰系皮武装带,个个精神抖擞,田冲则披上一件黑披风。光未然带伤登台朗诵,邬析零担任指挥。当唱到“划呦冲上前,划呦冲上前,划呦,划呦”,大家仿佛不仅仅是在唱歌,简直又是在经历一场与黄河惊涛骇浪的搏斗!这是渡黄河的真切感受,同时,满腔的抗日热情不可阻挡地奔涌而出。演出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激情的观众报以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中央首长和文艺界的朋友都上台祝贺,鲁艺音乐系的同志一再鼓励抗敌演剧三队要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为抗日战争服务。

《黄河大合唱》就这样诞生了。时光匆匆,如今已过去了70多年,然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每每唱响,依然让中华儿女血脉贲张。这些不朽的歌曲映照了一段灾难深重的历史,更是唱出了民族的魂魄,令一切鬼魅心惊。它们将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久久回响,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直至永远。

(梁秉堃 作者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一级编剧)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