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巧妙应对传播中国声音的文化挑战

沈凌:巧妙应对传播中国声音的文化挑战

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将外国的声音“引进来”,了解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同时,我们更需要将中国的声音“传出去”,让全世界人民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不同语言、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各个国家和民族打交道,因此,如何更好地传播声音和传递文化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来自于文化的挑战。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走出去”,但是我们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瓶颈和挑战。

首先,从传播者一方来看,如果一个文化传播的使者自身对本国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都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效果。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译者早已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的工具,而应该成为连接和传递不同文化的桥梁。只有在文化的传播者对双方的文化有足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较准确地将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之美传递出去,才配得上“文化传播使者”的称号。因此,在当今的人才培养中,需要格外注重文化的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且这种文化的修养不是一时一事的功夫,而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其次,从接收者一方来看,如果他对传播方的文化没有任何了解,也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抱有一种封闭抵触的态度,就不可能乐于接受传递过去的声音和文化。语言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来自于文化,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和传递的方式也大不一样。以政治文化的外宣为例,自古以来,汉语中的数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很多政治术语中,都浓缩为带有数字的简称形式,而且在表达的时候多采用对称句、排比句、骈句等修辞手法。这些表述和修辞手段对于熟悉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非常容易接受,但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接受起来相当困难。因为,按照现代西方文化的表述习惯,讲究的是直入主题,简洁明了,所以过多的语言的修饰会让听众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听众习惯接受的方式,从培养兴趣入手,培育好传播的土壤。

我们要用好世界共通的一些“文化语言”。一首好的音乐,一支优美的舞蹈,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直达心灵,使人产生共鸣。因此,在文化交流中,也需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共同和共通之处,用文化的“世界语言”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大部分西方人最先接触的中国文化可能就是中国的美食,现在中餐馆在各个国家也受到当地人的追捧。我们又何尝不能以美食的交流为途径,同时在交流中加入中国文字、中国民乐等中国元素,逐步让更多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笔者认识的一位美国朋友就是因为爱上了中国的书法,从而对中国的碑帖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意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历史,并且打算回国后从事相关的文化交流工作。可见,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首先要让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因此,从易于接受的文化形态和语言表述出发,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