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应对传播中国声音的文化挑战(2)

巧妙应对传播中国声音的文化挑战(2)

核心提示: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反复传递、不断交融的过程。传播的内容一定要让双方产生共鸣并且都有兴趣,才能使双方有继续交流的动力。

来自传播内容的挑战。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反复传递、不断交融的过程。传播的内容一定要让双方产生共鸣并且都有兴趣,才能使双方有继续交流的动力。有人说,文化交流就像打球一样,首先应该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如果对方想要踢足球,而你却扔了一个乒乓球过去,那么很难期待对方能够再将球打回来。找准共同的话题并不容易,所以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观察听众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播声音的过程中,还要采用易于被人接受的方式来传递文化。讲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交流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无论是主题发言,还是外事出访,习近平总书记会针对不同的听众选择不同的故事内容。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话时,他讲述了一对中国母子为一位在中国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守墓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重视友谊的优良传统。在中阿合作论坛开幕式上讲述了一个阿拉伯青年在中国创业并追寻幸福的故事,诠释了阿拉伯梦和中国梦的完美结合。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无形中拉近了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人更加乐于接受故事背后传递的文化价值。

现实一再证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需要倚靠优秀的传播人才,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采取恰当的传播方式和培育适宜的传播土壤。虽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的挑战和问题,但只有直面这些挑战,解决传播文化中的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声音、中国立场、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传递出去,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