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何以“不忘初心”(2)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何以“不忘初心”(2)

不忘初心,就是要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强化理论自觉,提升学术研究的原创能力。问题是时代的呼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身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当代新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推动人类生产和交往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域,亟待提出新的范式,做出新的解答。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更有效的理论供给。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古、不唯洋,只唯实的理论自觉和批判精神,是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这种批判精神,就有可能成为别人思想的附庸。历史上,许多划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经典著作都是以“批判”命名的,最著名的如康德的“三大批判”,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应当是经过严肃认真思考,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分析,而不是基于情绪化的盲目主观臆断,更不是简单套用某一种理论裁量现实得出的片面结论。我们既要反对学术“拿来主义”,也要反对学术“民粹主义”。在这样一个需要思想也一定能够产生思想,需要理论也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以“板凳甘做十年冷”的精神,做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努力让世界知道“学术上的中国”,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时代。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