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层、方法论层和战略举措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战略构想,根据其在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治国理政的愿景和战略目标,二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三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这三部分内容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组合,而是逻辑地结合为一个具有一定层次的科学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其价值层,这是体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合法性基础的部分,与治国理政的愿景和战略目标相对应;第二个层次是其方法论,这是保证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科学性的部分,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战略举措层,这是保证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落到实处的部分。
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价值层。
价值层是一个科学体系合法性的根据,是这个科学体系存在的理由和这个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公平正义正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科学体系中具有价值导向的思想内容,是这个科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对公平正义思想做了表述。
其一,习近平总书记从源头上谈公平正义,认为正义根源于宇宙间的最高法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天下为公是大道,是天道,是自然之道,公平正义是大道、天道、自然之道在人世间的反应,公平正义有其哲学的根据。公平正义不仅仅是“大道”的要求,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
其二,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公平正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其三,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和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法治中国建设,“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宪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高准则,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指南,“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保证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关键,“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以宪法为最高规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目标就是要建设法治中国,维护社会正义。
其四,公平正义之所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科学体系的核心不仅因为其价值属性,而且在于习近平的整个治国理政思想体系都是在公平正义基础上展开的。当下,公平正义之所以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就是因为维护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坚持公平正义与制约实现社会正义的因素形成一对矛盾,这对现实的社会矛盾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同时这对矛盾反映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当中,就构成了这个科学体系的原动力。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社会现实目的的统一性,使理论与现实、逻辑与历史完整地统一起来,不但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成为一个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符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使这一个思想成为一个科学体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平正义与其桎梏之间矛盾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这个科学体系的核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保证了这个科学体系的价值合理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