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摘要:习总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特别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深挖优秀传统 掌握思想精华

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习总书记着重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尤其值得我们不断深挖,准确把握,汲取营养,古为今用。前者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后者从社会和个人层面,高度概括总结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和精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历史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每逢外敌入侵、天灾人祸、艰难险阻,都激励了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挺身而出,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爱国主义形成并维护了中国统一的政治局面,今后也必将是维系中华大家庭团结的精神纽带。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从不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古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个字道尽创新的强烈愿望。在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国家层面讲,如何激发潜在的创新动能,已是关乎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精神层面,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创新的精神、勇气、智慧。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修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在古代“自我修身”的价值观念,已逐渐转变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人做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信念,在今天公民社会的道德重建中也有着巨大生命力。就拿守诚信来讲,这是中国人公认的美德之一。社会生活中,那些讲诚信的人一诺千金、言行一致,总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而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言而无信、轻诺寡信,总会遭到人们的厌弃和鄙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善,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现阶段更需要诚信的建立、健全。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