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死不相往来”的真义探寻及现实意义

“老死不相往来”的真义探寻及现实意义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解释系统中,常常把老子的这句话解释为人际关系不相来往,有的上升到国际关系不相来往,认为老子是封闭狭隘的小国寡民思想。殊不知,这样的解释已经离老子思想的原义差十万八千里之外,且把自己置于九层磊土之下,早就看不见老子真正的思想光辉了!

913

一、“老死不相往来”的真义探寻

“老死不相往来”的真义如何来探寻?最科学的办法,就是拿老子自己的话来解释自己的话。

老子说:“道法自然。”试问:自然界是不相往来的吗?自然界显然是广泛联系着的。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老子认为水最接近于道。试问:水是不相往来的吗?显然不是,如果水不相往来的话,人就没办法生存了。在人的周围,看不见的和看见的,都充满着水分子、水蒸气和水。

《道德经》里能说明问题的话语还很多,这里仅举两例。

说到这,你还认为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是不来往的意思吗?那么,老子的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我们必须联系这句话相关篇和所在篇章的语境来认识。

这句话相关篇之一:“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相关篇之二:“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这句话所在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关篇之一和所在篇对比理解后,可知:老子分别就治大国和治小国寡民给予了治理智慧。决不能理解为老子是封闭狭隘的小国寡民思想,他不过是就治理大国和小国谈谈治理智慧而已。

相关篇之二和所在篇联系起来理解后,可知:小国寡民应该“执大象天下往”。何谓大象,“大象无形”可谓大道。大象高大、视野开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胸怀。小国寡民应该“往而不害安平太”,国本来就小,人民就少,交往不应该以“害”牟利。而应该以大道为本,开放包容,全方位吸纳有利于小国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等等,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的来往,不是为了害他们来为小国谋取私利,而是让外来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获取自身的道义上和利益上“乐”,从而让外来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留恋小国且停留在小国发展,小国才能逐渐发展强大起来,而不被大国吞没。

小国寡民之所以不被大国吞没,全因为“往而不害安平太”,所以老子在所在篇末又强调了一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淮河流域的人,加上淮河流域的人们文化性格,向来豪迈直爽而不喜欢啰嗦累赘,所以老子的句话后面省略了两个字即“以害”。因此,这句话的完整意思应该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害)”。

因此,所在篇的全文应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害)。”

所在篇的释义应是:对于发展小国寡民,使那些用于害人的兵器藏而不用。使老百姓至死都热爱自己的故乡而不远走他乡,即使有坚固的远航舟舆也不用它来移民他国,即使有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也不炫耀武力。使老百姓恢复“结绳记事”时期那样的朴实信用且在全社会推行。让老百姓能够品尝自己劳动所获的甘甜果实,有追求美且得体的衣服,有平静安康的居所,有快乐而彼此认同的良俗。邻国的老百姓都争相希望来小国定居,连邻国的鸡犬都争鸣着向往和平、安定、美好、劳有所获的小国。对于治理小国寡民,千万记住:要本着大道,以开放的胸怀,全方位吸纳有利于小国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等等,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的来往,小国的老百姓到老死都不要为了害他们来为小国谋取私利,而是让外来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获取自身的道义上和利益上“乐”,从而让外来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留恋小国且停留在小国发展,这样小国才能够强大起来,才能不被强国所吞没。

从以上的探寻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真义:是从“往而不害”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和平互惠的交往带来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等红利,达到小国强盛的目标;到老死都要始终坚持“不相往来以害”的理念,这样才能保持强盛不衰。

二、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老子的这句话对于中国现在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和平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也是植根于我们悠久的“往而不害”的优秀历史文化当中,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和中国气派。

世界上一些体量较小的国家,要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老子的治国智慧,从本国的发展出发,充分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观。本着 “往而不害”理念,抓住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好时机及“一带一路”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不以“害”来谋取私利而错失良机,充分利用中国和平崛起带来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科学文化等外溢效应,发展强大自身,使自己国家的老百姓能够过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美好生活。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本文关键词: 李井伍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