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2)

王伟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依然是我们今天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过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当今的时代主题、时代特点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但时代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时代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仍然闪烁真理的光辉。

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论断是不对的。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来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失业问题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所揭示的资本主义运行的客观规律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大的趋势和总的逻辑没有改变,只不过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所揭示的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及其一般特点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发生了许多新的时代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没有过时,是因为当今时代仍然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历史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我们的时代”,即是“资产阶级时代”,这说明该世界历史的时代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据主导地位。1879—1882年期间,晚年马克思成功地运用唯物史观,把研究重心和注意力转向俄国乃至东方社会,形成了著名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依次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经由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演变规律,指明了自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即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

自从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世界历史发展展示了一系列整体性的时代变迁。其特征: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的旧的分割与隔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把人类社会连成一气,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的世界整体,谁也离不开谁。二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因素产生并在发展,世界历史进程始终贯穿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反复较量与生死博弈。三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前途和力量呈交叉递进态势。资本主义由革命阶段的上升期经成熟阶段的发展期开始逐步衰退,虽然仍强,但总体由兴盛走向衰落;社会主义由新生阶段的初生期步入成长阶段的曲折期,虽然仍弱,但代表了人类历史的新前途。四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进程必然为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进程所替代,这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五是实现现代化是现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实现现代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替代。世界历史进程决定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苦难。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化,打通了全世界,打破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绝与孤立。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本主义发展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这就是“世界性”。今天,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从最近几十年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然而,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又是不可克服的,资本主义越来越走向它的反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战争、流血和苦难,从历史上发生的一战、二战,直到今天,仍战乱不已,两极分化严重,穷的越穷,富的越富,资本主义通过全球化,不断地掠夺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论证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造就了它的对立面和掘墓人,即社会主义新的因素和工人阶级,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走向它的反面。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大论断。时代主题的阶段性转化,虽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总的时代性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依然不可逆转,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依然不可调和,但时代主题的阶段性转换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这个世界历史时代的历史规律和必然发展的历史趋势,今天依然管用,仍然是我们观察和解决我国以及世界经济社会问题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