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张迪:“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今年是鲁迅逝世八十周年。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从小就阅读过大量中国传统的典籍与野史异闻之类的小书,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文学观念,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与思想家。

1927年7月16日,鲁迅曾应邀到广州知用中学做过一场演讲,期间他主要谈了自己关于读书的种种看法,后来这篇讲稿经过鲁迅自己的修改,以《读书杂谈》的题名发表在当时位于广州的《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上。按道理,在当时像鲁迅这么出名的大作家来谈论读书的文章一定会风靡南北的,可是,事实上这篇文章后来并没有被广泛传阅,甚至到现在也仍很少被人提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事实上,当你真正地阅读完鲁迅的这篇《读书杂谈》后,你会发现鲁迅其实在这篇文章内并没有说出什么新意。鲁迅似乎在内心中一直都惧怕给别人(尤其是青年人)充当导师,给出这样或那样的指导意见,在对待读书这件事情上,鲁迅似乎也不肯给大众任何可行的意见。在《读书杂谈》中,鲁迅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因此,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如此不愿给别人关于读书的意见。他的意思就是说,读书还是个人的事情,任何人也不能给你可行的意见,你只能凭借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读书之径,即鲁迅所谓的“嗜好的读书”。

这种意识是“鲁迅式”的,根植于他一直以来对任何束缚个人的教条的反对与批判。鲁迅一生的思想如果概括说的话,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即“立人”。鲁迅对个人解放的呼声是强烈的,因为,他所期许的个人独立的社会当时仍未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在《读书杂谈》中所给出的意见是暗合于他一直以来所提倡的“立人”思想的。这也可以看出,鲁迅用意之深刻,他的这种看似“消极”的做法其实暗含了许多积极的力量。他极力反对任何给青年人指导的“导师”,也极力反对青年人去寻找所谓的“导师”。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关心着每一个人的独立与成长,却又始终与每一个人都保持着距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