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走出“文化+健康养老”新路子 (2)

宜兴:走出“文化+健康养老”新路子 (2)

摘要: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思路,宜兴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方法步骤积极推行养老服务公建民营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 打造养老新业态

清新怡人的生活小区,宽敞明亮的接待服务大厅,设施齐全的医疗保健场所……在宜兴东氿大道与宜浦路交叉口附近的一片群体建筑内外,记者被眼前所见深深吸引。这里是星级酒店?高档住宅小区?还是医院?都有点像,又都有点不像。“这是宜兴的首个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于一体的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占地800余亩,是宜兴健康养老产业领先全国的标志性建筑群。”《宜兴日报》资深记者王凌钰说。

九如城养老综合体的先进,不仅体现在配套完善的综合性设施,更重要的是其倡导的“全龄养老社区”理念。据记者实地探访,九如城养老综合体拥有养护院、康复医院、体检中心等养老养生场所,可以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特殊照顾、安宁关怀、娱乐教育等一贯制的整体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宜兴依托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九如城养老综合体是宜兴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引进的国内首个定位高端、功能齐全、规划合理的综合性养老项目。

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宜兴积极探索推行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这一新模式。

过去,宜兴的镇级敬老院盈亏都由政府兜底。实施公建民营,就是把敬老院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宜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建民营的优点在于体制活,可提供社会养老服务,盘活镇级敬老院资源,提高运营效益。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思路,宜兴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方法步骤积极推行养老服务公建民营模式。

去年年初,周铁镇敬老院成为宜兴首批推行公建民营试点工作的镇级敬老院。

多年由政府“包吃账”的镇级敬老院,一旦推向市场,激起了阵阵涟漪。入住周铁镇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都是由政府供养,在他们的心中“共产党最亲”,现在来了民营老板,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入住的老人及其家属也有忧虑:新来的管理人员是否只顾经济效益,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准?敬老院职工也担心:原来政府是“大老板”,现在换了私人老板,自己的收入能否逐年提高?“饭碗”能否保得住?针对这些疑虑,周铁镇政府及时做好改制前后的衔接工作,稳步推进。

新接手的法人代表表示,“接盘”敬老院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看到了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实现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才是理想的模式,这让大伙吃了定心丸。新管理班子入驻后的第一件事是稳人心,明确向员工表示:现有收入不降低。同时,从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着手,投入数万元改造升级院内设施:地面由防滑防潮的特殊材料铺设;老人坐在特制的护理床上,脚可以轻松着地,避免摔跤;每个墙角用铝合金做成圆弧状,避免老人行走时意外撞伤;厨房、餐厅设施得到完善。为了让老人们吃上“地头鲜”,该敬老院改变原来从超市进货的模式,通过招标,从蔬菜基地进货。

实施公建民营后,老人们还发现了一个新变化:工作人员每人胸前都佩戴了一个统一的标志——黄色笑脸符号。院长周逸芳经常对员工们说:“今天你微笑了吗?不仅要把微笑‘挂’在胸前,更要真正绽放在脸上,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都有舒心的感觉。”连给老人们洗澡时,护工也像儿女一样,微笑着拉家常、讲笑话。管理方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举打破“大锅饭”,激发了员工工作激情,使敬老院内部管理和服务得到加强。

周铁镇敬老院只是宜兴推行诸多公建民营镇级敬老院的其中之一。在宜兴市政府看来,公建民营是解决公办养老机构活力不足等问题的积极探索,按照宜兴长远规划,宜兴公办养老机构占全市养老机构的比例将在2020年下降至30%。

无论是思路想法,还是方式方法,都足见宜兴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可以说,宜兴“文化+健康养老”,真正让养老变成了享老,在那里生活的老年人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